燭光之中,劉玉芳秀髮蓬鬆,明眸皓齒,如春夏間的水密桃似的水靈。
那束腰緊身黑衣之下,凹凸有致的身軀,讓人覺得她是一個暗夜之中的精靈,帶著無限的魅惑。
一點都沒變,還是那麼的漂亮美豔與果敢,只是身上多了點蕭殺之氣。
“華之,你怎麼這樣看我,難道姐變化大得讓你陌生了嗎?”
見陳天華仍不吱聲,可那雙明亮的眸子,直勾勾地盯著她看,恍惚在透視她的肌體和內心。
那灼灼的目光,直烤得劉玉芳的臉頰,頓時緋紅了起來。
五年前,陳天華剛穿越過來,碰到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情,是劉玉芳挺身而出,她像一個從天而降的俠女,幫助他解了圍。
那年,陳天華十八週歲,號稱二十歲,而劉玉芳也剛滿二十一歲。
說實在的,劉玉芳是陳天華今生踏入世俗紅塵的最初引路人。
在紹興鏡明學堂,因她的緣故,他認識了蔡鶴卿,陳琪美,李淑貞,才有了後來的陳宗玉,劉文傑,李存智等人。
而李淑貞與李存智這對父女,是他的人生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支點。
就這樣,他的人脈關係才一步步圈了起來,仕途前程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劉玉芳的印象裡,五年前的陳天華,那是個沉默寡言,涉世未深,瘦高又黑的少年郎,整天跟橫湖和瓜子湖裡的魚蝦,河蚌打交道,活脫脫一個‘浪裡白條’。
那年,他還贈送她一顆碩大的天然珍珠,過年前還用小划船送來五條鮮活的大螺螄青魚。
那時候,他還在拚命掙錢還債,養家餬口。
沒想到,五年後的今夜,昔日略帶羞澀的少年郎,完全成長為一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長相英俊的成熟男人了。
而且,五年間他變幻莫測,成就了許多傳奇故事,不但做成了大清王朝的三品大官,還是個手握兵權的少將軍,獨霸一方的煤廣自治區總督辦,擁有數十萬山民,以及煤礦、鐵礦、發電廠、建築、畜牧業等經濟實體,個人資產數千萬之巨。
還成了首位在江南全面禁種罌粟,禁食阿片的清朝官吏和一方霸主。
這讓她驚喜萬分。
真是造化弄人,無心插柳柳成蔭。
光緒二十八年的正月初八那天,眾人在蔡鶴卿杭州西湖的宅院告別,卻各自走上了絕然不同的道路。
“玉芳姐,您不是和英士大哥去了日本留學,後來為什麼不和倩華她聯絡了呢?又是什麼時候回的國?”陳天華沒有直接回復劉玉芳,而是迫不及待地詢問。
上次在西湖邊蔡公的宅院裡大家分開,說好以李淑貞為聯絡點,三方保持書信往來。
開始第一年還算正常,蔡鶴卿先生在上海創辦中國教育會,並任會長,後相繼創立了愛國學社,愛國女學等等,推崇西洋新制,反對舊制。
後來,據說愛國學社的活動引起清政府的警覺,被清政府查封,人也被通緝追捕。
據說,蔡先生為此東渡日本,躲避追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