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乞丐幫便開始在這裡上聚集。
只見這些乞丐們熟練的往地上一坐,蜷縮起雙腿,把又髒又長的頭髮遮住面龐,再搭配一身油黑又破爛棉襖。
他們面前的路面上,各自擺放一隻有缺口的碗,如果能再賣力的吆喝幾聲,想來一天的收入是可以填飽肚子的。
宋小牛覺得,如果自己第一次在家鄉蕪湖,遇見第一個乞丐,應該會從口袋裡掏出幾枚銅板的。
但當他把目光從街道的這頭,移到另一頭,便會發現每個巷子交叉口,都會有這麼幾位乞丐之後,大概也會肉疼那麼幾枚銅板吧。
這些所謂乞丐,四肢健全,就是好吃懶做,習慣於不勞而獲。
看了一會街道,便又重新拉起了簾子,對著返回的顧祝年說道:
“大年,俺們先去碼頭看一下往蚌埠的客船,是幾點鐘的,買上票,順便逛逛蕪湖城!”
“嗯大哥。”顧祝年將裝有銀洋的小包裹背在身上,關上門跟著宋小牛出去了。
客棧離內河碼頭不遠,也就二百來步,宋小牛他們到碼頭售票處詢問,結果被告之,到蚌埠的小貨輪票已售罄,只有夜間的還有票。
瑪的倒黴,不過想想也是,沒幾天就是年關,在外的遊子們都得回家過年。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
夜間就夜間吧,也沒什麼不安全的,兩個大男人又有武功,誰也不敢搶劫。
買了二張晚間的船票,倆人就決定逛蕪湖街道去了。
蕪湖也是被洋人闢為通商口岸,英國人在蕪湖範羅山建起了領事館,並在城市中心建有公共租界。
倆人打算往租界裡去逛逛,那裡最繁華。
宋小牛跟著大少爺去過上海租界,那也是走馬觀花,而顧禮年則沒有,他也想去開開眼界。
他雖然在拱宸橋日租界當過苦力,但在清末,英美的公共租界,法租界的形式,跟日租界大不同。
英美法在租界這個國中之國裡,那裡大興土木,營建房地產,商鋪等,吸引中外高階人士,豪門貴胄入駐,搞活市場經濟,從中謀利。
而日租界裡住得大都是東洋人,浪人居多,他們的想法,這裡就是他們的國土。
日租界除了少部分中方僕人和苦人,其餘都是為東洋人服務的流氓。
而租界對外服務的,大都是林林總總的妓院,煙館,茶館和日式料理店。
清晨的石板街道被露水打溼,來往的人走過路過的多了,這會已經有些泥濘了,宋小牛和顧祝年兄弟倆,卻沒有這些顧忌,直接踏上去往前走。
只有走上街道,置身於來往的人群裡,他們有意放慢了步子,邊走邊看著街道兩旁。
小麵館裡食客的討論聲,鐵匠鋪裡“砰砰”的打鐵聲,攤位上討價還價的喧鬧聲,以及街角乞丐敬業的叫喚聲。
一邊走一邊聽,越是靠近租界的地方,越是繁華,人也是越多,穿著也越來越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