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清鄉那裡十幾個村他都認識,前幾年他們四處出去收購河蚌殼,黃蜆殼等,望夫村他親自去收過幾次。
所以路線很熟。
三十幾裡水路,機帆船不用二十分鐘就能到。
當宋小牛將此好訊息告訴顧母和大年、小年時,顧母卻顯得很為難。
她認為這樣太麻煩宋小牛親戚了,而且這醫藥費還得讓小牛承擔,這天大的恩情如何還?
無奈之下,宋小牛隻好吐露實情,說這醫藥費也不是他掏,而是大少爺他的母親,陳老太太主動承擔。
他告訴顧母,陳老太太是個吃齋唸佛的大善人。
至於這位大少爺,就是他和大年的主人,家庭背景顯赫,
在浙江省內很有勢力。
當然,具體顯赫到什麼程度,什麼勢力,宋小牛不便多說什麼。
話又說回來,就算說了,作為鄉村婦人的顧母,一時也弄不明白。
“嗯嬤,咱們還是聽我大哥安排吧。”顧祝年在旁幫腔道。
見兒子都這麼說了,顧母也就不再推脫,心裡面那是激動萬分。
一定是顧家祖墳在冒青煙,或是說他爹在天上顯靈,兒子大年靠上了一位好主公,一位好義兄。
五點鐘的樣子,顧祝年大伯和他的那個大堂兄,坐著小划船過來了。
長方形木桌擺上了早已燒好的菜餚,清燉全雞,炒雞雜,紅燒肉,荷包蛋,炒大青菜,素南瓜湯。
菜餚的品種雖是不多,但份量很足,都是大盆上桌,很實誠。
一進門就聞得肉香味,而不是先前的中藥味,同樣是許久沒沾過肉腥味的老漢,和他的大兒子,此刻是饞涎欲滴,眼睛都發綠了。
“來來,都上桌。”顧母招呼著。
“大伯請上坐。”
“宋先生請…”
“……”
一番客套的推讓之後,都言歸正傳,老漢作為主人自然是坐在上首,宋小牛和顧祝年,以及那位大堂兄左右末依次坐定。
顧母和小年端了點菜進去,就在裡屋吃。
大年主動起身給大伯,義兄和堂兄倒上酒,最後是自己的。
“來來端起酒碗,我代表咱顧家,感謝宋先生搭救大年,還一路上的關照,實在是位大俠,這碗酒代表咱們的心,幹了。”老漢抬手就幹。
宋小牛等跟著一口乾。
“來吃菜,吃菜…”
“……”
酒菜吃至過半,只見老漢放下筷子,理清了思緒,這才說道:
“宋先生,老漢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
宋小牛正色道:“大伯請說,不必客氣。”
“老漢觀你生性善良,為人謙遜,卻又是很有本事,想必一定需人手相襯,光一個大年在身邊不夠,我家小兒,年過十八,生性憨厚,可隨宋先生左右,打打下手,做做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