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後世,偉人那句最高指示,‘一定要將淮河治理好’,後來經過人民政府反覆治理,現如今淮河基本被馴服了。
宋小牛肩揹著個包裹,跟在顧祝年後面,走在河岸邊坑坑窪窪不平的泥路,放眼望去,前方一片荒蕪。
心裡不禁疑問,莫非過年前又是河水氾濫?
走著走著,便遠遠望見前方大河一個急轉彎,顧祝年興奮的像個小孩,撒開腳丫子就往大河拐彎處跑。
江風把他的對襟襯衫吹得嘶嘶作響。
看著顧祝年慢慢變小的身影,宋小牛觸景生情慢慢嘆出一口氣,他也有二年多沒回淮北老家了,也很想念自己的父母兄弟。
這次,他為義弟顧祝年感到高興,運氣好在東岸碼頭上碰見他和左剛,就像他在煤山鎮巧遇大少爺一個道理。
至少現在能活著,帶了些錢回家不是麼?
有多少人在這個貧困亂世中,身亡何處而不得知,棄家人于思念而不顧!
顧祝年的身影雖然變得很小,但卻能清楚聽見他邊奔跑邊大聲喊道:
“嗯嬤,大年回來了,大年回來了!”
似乎並沒有得到回應,顧祝年站在潰爛的土質河岸上,依舊在扯著嗓子在嘶吼,“嗯嬤,你去哪兒了?”
“……”
久久無人回應,宋小牛頓覺有些不對勁,收起了閒庭漫步的心思,快速向顧祝年那裡跑去。
等走近了一瞧,才看到在堤岸背面,哪有什麼人家,倒是看到有土牆磚瓦存在的痕跡,以及一片低窪水田,上面全是碎石垃圾。
顧祝年忽然“哇…”的一聲,跪在他家門前的一顆枯樹前,抱著枯樹幹大哭。
“嗯嬤,兒子大年回來了,您在哪,咱家搬去哪兒了?”
“……”
面對這樣的場景,宋小牛心裡也是咯噔一下抽緊了,這裡應該是全村最低窪地段,明顯是被大水沖垮淹沒了。
他實在看不下去,忍著心裡的悸動,背過身去尋個村裡人來問問。
走出幾十米正要邁腿進村,就看見在河裡有人用小划船捕魚,漁夫是位年過四旬的漢子。
他赤腳立在小划船的甲板上,用力將手中魚網給撒出去,小船免不了一陣搖晃。
宋小牛連忙跑上去貼近河岸,對著漁夫抱拳躬身喊道:
“這位大叔,晚輩想問個事情?”
見這外鄉人很有禮貌,那漁夫摘下草帽,划著船向岸上靠攏了些, “年輕人,問啥事?”
“這裡是不是望夫村地界?”
漁夫一邊收網,一邊答道:“是的呀!”
見地方沒錯,宋小牛又疑問道:“那這片四周村民都上哪裡去了?”
漁夫苦笑了笑,仰起黝黑的臉龐回答道:“窮苦人家能上哪?去年秋冬間發大水,這片又被淹沒了,這片裡有三十幾戶人家,應該都搬到前面村東頭了!”
宋小牛聽罷頓時心裡一喜,連忙追問道:“請問大叔,該怎麼走?”
“村東頭嘛,順著河岸往前走,地勢高點的地方就是,不多遠你就能看見!”中年漁夫抬手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