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呼,把周邊牆角里猥縮的大人,也都眼紅的圍上來,巴不得來個渾水摸魚。
這個正月,家裡鬧騰有個七八天,母親累趴下躺在床上了,亭娟和幼娟姐妹倆也累得直不起腰來。
喔靠,就這過個年,比以前釣蝦摸河蚌的日子,要累上好幾倍,實在是招架不住。
沒辦法,好在還有手下一幫子兄弟,吳老三,林根他們及時安排家屬前來幫忙。
後來,聽吳老三和林根老婆悄悄議論,這種現象在江浙鄉下,有個時髦詞叫‘吃大戶’。
“我這算是哪門子大戶?家裡也就三間平房,只是年前修膳刷了刷牆,重新做了幾個窗戶,把門刷了幾道油漆而已,實在是冤枉呀。”
陳天華也一時想不通。
“瞧你這一身,嘖嘖…呢子大衣,洋表金鍊子露口袋外面…這不是大戶?”
“就是說土根,年前又是做年糕,寫春聯的…這叫財相外露。”
“……”
經她們幾個婆娘嘰嘰喳喳的這個一點撥,陳天華似乎也是恍然大悟。
這敢情還是像往年那樣窮兮兮,夾著尾巴做人的好。
但這並不符合他做人做事的風格和習性啊。
管他的,老子高調了又能怎樣?
陳天華心裡不以為然。
……
雖然除夕夜已經過了,但過年的味道卻沒有在西埠頭村裡消失。
整個正月裡,西埠頭村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之中,走親戚,訪朋友,唱大戲,耍龍燈,好不熱鬧。
這年的味道,在清末的時下,十五之後漸漸淡了下來,但是算正式結束,恐怕要過了正月。
這在當地稱之為‘正月落臺’。
在時下鄉下人眼裡,正月是展示自家實力的時候,好吃好穿好用的,都得拿出來比試。
每家每戶把好不容易積攢一年的錢,都得一股腦兒用出去,唯恐被別人看扁。
開門迎客,讓親戚朋友吃好玩好,那怕年後自家人天天吃糠喝鹹菜汁也認了。
陳天華髮現,清末的鄉下農村,比後世的大城市裡面的人還講究,最愛講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硬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