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現了蘇嵐的秘密,回到家裡,張紫萸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蘇嵐也是位聰明的女子,懷疑張紫萸親眼看見,或者耳聞了她和唐佩文,在聞鶯公園見面的事情。
但她不知道怎麼跟小姑子解釋,幾次話在嘴邊,又咽了回去,只留下一絲苦笑。
畢竟,一切都成為過去式,蘇嵐不主動說,張紫萸也不主動問,反正唐佩文已經離開了,這件事就算暫時過去了。
最近,張再景發現一個問題,市衛生局的官員清一色都是西醫出身,據他們說,省衛生署的官員配置也是西醫為主。
幾年前,南京重要部門曾經舉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最高階別衛生委員會議。
被邀請的與會者都是最高階醫院的院長,以及省市議員、醫學院的院長和校長,各個省衛生署、市衛生局的長官也列席參加,此次會議的重要議程就是廢黜中醫。
這次會議的贊助者就是國外的幾家大藥廠,不難想象,這次會議的氛圍有多麼詭異。
王委員竟然數典忘宗,大言不慚地說:“中國衛生事業最大的障礙就是中醫中藥,不廢黜中醫中藥,就不算是革命勝利。東洋之所以強大,全靠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能夠改變國民的面貌,就是廢黜了漢醫漢藥,全面接受新醫。”
他提出衛生會議要擬定廢黜中醫藥議案,交由重要部門執行,這才算是完成了革命之大業。
國民重要部門個別官員聯合一批西醫,起草了一份《廢止舊醫案》,也未經過全員表決,就匆匆忙忙頒發出去。
此議案的宗旨,就是在不遠的將來,透過在重要部門強制行為,使中醫徹底在我國消失。
訊息一傳出,旋即在全國的中醫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各地的中醫名流相繼聯合起來,開抗議會,集體罷工歇業,為全國中醫抗爭大會籌集經費。
張再景領導的興州市中醫聯合會和興州市商會,共同籌集了幾百塊大洋。
大家一致推舉他作為代表,參加全國中醫抗爭大會,他親自攜帶籌款,匆忙趕到上海參加了萬人抗爭大會。
與會人員舉著標語,喊著口號上街遊行,一時間,上海的街頭人聲鼎沸,萬人同心。
上海各大報紙紛紛報道了這次會議的盛況。
次日,各地方報紙轉載了上海報刊的訊息。
那些主張廢黜中醫的要人,也紛紛寫文章,上報紙,闡明廢黜中醫的理由,爭取得到民眾的支援。
而各地中醫名家也以同樣的方式寫文章,上報刊,引經據典,闡明中醫的重要性,這場針尖對麥芒的鬥爭,愈演愈烈。
全國中醫抗爭大會選舉出五名代表,到最高機關去請願。
最後,最高機關的各位官員們投票表決,多數gu員投了反對票。
他們認為,衛生部門太獨斷專行,廢止中醫,不過是某些人一廂情願的事情罷了。
有位重要官員還伸出胳臂,讓請願團的一位名醫給他診病。
隨訪的記者,不失時機地摁下了快門。
第二天,各大報紙首條新聞,就刊登了這副照片,標題是:廢黜中醫,完全是某些人一廂情願的事情。
至此,這場廢黜中醫的鬧劇才暫時收場。
但那些妄圖廢止中醫的人,並不肯就此罷休。
最近,章大帥手下的一位軍醫官,名叫姜大勳,本來沒多大的本事,但是善於阿諛逢迎,在章大帥手底下混的風生水起。
章大帥流亡後,他回到老家興州,利用這幾年搜刮來的財富,在省市佈下關係網,搖身一變,成為興州市衛生局的副局長。
局長由於身體不佳,處於半退隱狀態,局裡的工作基本由姜大勳主持。
當時就有人說,若想發財,先得當官,當官發財,買地開店。
這位前軍醫,如今的副局長姜大勳,在當了幾年副局長之後,手裡愈發有了些積蓄,就在興州開了一家西醫院,冠名慈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