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世棟條件不錯,但是,倆人若想牽手,並非易事。作為家中最懂父親的孩子,張紫萸的憂慮跟父親有關。
張炳善離家之後,張再景當選為興州市中醫聯合會會長。
近十年以來,從政府到地方,很多文人大員,特別是留洋回來的個別精英們認為,中醫不科學,是偽科學,多次提出要廢黜中醫,讓西醫一家獨大,連政府要人都支援這種做法,延續了幾千年的祖國醫學,難道就這樣毀於一旦?
中醫界的著名人士紛紛起來請願,甚至鬧出罷工的事情,後來政府派人出來和稀泥,事情才不了了之。
今年,這股妖風又從本省颳了出來,有的人說中醫不科學,是巫術,貪人錢財,誤人性命,讓中醫繼續禍害國民,那麼民則不民,國則不國。
省政府裡面也有了回應。
雖然這次沒有提出徹底廢黜中醫,但也頒發了一個臨時條例,裡面規定了很多條條框框,其目的就是,儘可能地縮小中醫的經營範圍和權利,讓他們自生自滅。
張再景是興州市中醫界的領頭人,他召集興州有名的中醫大夫共同起草了一份請願書。
其內容就是,請求政府不但不能廢除中醫,還需要將其發揚光大,並在請願書上第一個簽了名,遞交給市衛生局。
在這個節骨眼上,他的閨女要嫁給一位西醫大夫,別人會怎麼看他?
張紫萸正在胡思亂想,陳世棟提著藥包推門進來。
他一邊扶起陳慈恩准備回去,一邊和張紫萸道別。
當他微笑著和張紫萸說再見的時候,發現她的眼神明顯在躲避他,就猜到陳慈恩可能對她說了什麼。
自從上次找張紫萸看過病,陳慈恩就對她念念不忘。
張紫萸成了陳家飯桌上的重要話題,陳慈恩三句話就能扯到張紫萸身上,令陳世棟哭笑不得。
陳世棟跟她開玩笑說:“姑母,您就這麼急於給我娶媳婦兒?沒聽人說嘛,娶了媳婦忘了娘,您雖然不是我親孃,名義上也是養母,不怕我成親以後,疏遠了您?”
陳慈恩回答:“人家還說呢,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娶個好兒媳回來,我後半輩子就有福了。”
回家的路上,陳世棟問姑母:“您是不是跟張大夫說了什麼?”
陳慈恩擺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說:“沒說什麼呀?就是隨便問問她定親了沒有?”
“哎呀,姑母,您是去找人家看病的,幹嘛問人家這個?”陳世棟覺得陳慈恩實在是多此一舉。
“我這不是看著她和你挺般配的,想給你們牽牽紅線嗎?我沒出嫁那會兒,如果遇到這麼個熱心人,給我介紹個好男人,我至於嫁給那個混蛋嗎?”陳慈恩越說越激動,陳世棟對她的好心不領情也罷了,還要埋怨她,她能不是生氣嗎?
陳世棟笑著說:“姑母,這件事您就別操心了,別的事我可以依著你,但感情的事,還是讓我自己做主吧。”
陳慈恩一愣,問道:“這麼說你不喜歡張紫萸?”
陳世棟無奈地搖搖頭,解釋說:“姑母,就算我喜歡她,也不能操之過急呀,像她這樣的女孩子,矜持得很,要像春天的太陽,融化冬天的積雪一樣,慢慢打動她的心才行。”
陳慈恩豎起大拇指,誇獎侄子說:“還是你說得對,我的確有些著急了,其實我也是怕她被人搶走了嘛。”
陳世棟胸有成竹地說:“您放心,是我的,誰也搶不走,不是我的,我也搶不來,張紫萸雖然傳統,但她絕對是個有主見的女孩子,她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愛人,我堅信這一點。”
“你說得對,聽紫萸的意思,婚姻大事還得要聽父母作主,上一次張再景不是說,邀請我們到家裡吃飯嗎?我還想透過吃飯的機會,跟張再景提親,這都過了好幾天了,怎麼沒訊息了呢?”
“哎呀,姑母,人家不像您這麼空閒,想什麼時候請客都可以,拜託您了,這件事千萬不要跟張叔提,我再強調一遍,婚姻大事由我自己來解決,您千萬千萬不要插手。”陳世棟終於失去了耐心。
陳慈恩見侄子生氣了,也不敢犟嘴,像惹了禍的孩子一樣,委屈地看著陳世棟,說:“好了,你別生氣,我保證再不多嘴多舌了。”
陳世棟立刻拍了拍她,笑著說:“這才是我的好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