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青雲觀裡,竟是有工人們用彩畫、布匹、絲綢等物製為道門經文,將整個青雲觀包得好似道門聖地般
又有用銀絲結成青玉,組成的“萬壽無疆”,“祖師萬年”等大字赫然出現在牆上。
遍目所及,觀中樹木,皆是綴著上品的青綢,古樸大氣。
又有高棚處處,道士立道祖之像。
像是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列子的清虛經,葛紅《抱朴子》,司馬光的《坐忘論》諸葛亮的《大道論》等書籍,更是堆滿在了觀中。
青雲觀為了青雲子的這一次壽辰,前後足足花了三十萬兩白銀。
………
入觀之後,諸般賀禮自有觀中之人安排搬運,一眾祝壽之人,則來到觀內殿裡等候。
眾人左右打量,卻發現此時的殿裡,大部分人彼此都認識。
事實上,因為來向青雲子賀壽的人太多,以至於到道們掌教以下的道士,皆是隻能在殿外等候遙拜。
或許是因為,全真教已經默落的原因,殿裡道門掌教雖多,但有意與王重慶結交的卻沒幾個,大都圍在龍虎山掌教、白雲山掌教等人左右。
而陪伴王重慶身邊的卻只有一個相識多年的好友,金山派的趙文瑄。
兩人此時此刻,正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談著。
王重慶正自覺得無趣間,鐘鼓磬鳴,吳濤在一中徒子徒孫的前擁後呼下,來了
“各位道友真是好給老朽的面子啊,這麼千里迢迢的大老遠的過來給老朽拜壽。”
‘待殿裡眾人一陣吹捧過後,吳濤接著揚聲說道:“老朽我今日很開心,不是因為今日是我一百二十七當壽辰,而是這場壽典前後,眾友所做的一切,讓我看到了我道門的團結和強盛……”
“讓我看到了天下道門之心,讓我看到了道門之間的和睦?如此一來,我道門,又何愁不能繼續壓制著佛門,一直成為天下第一大教?”
隨著吳濤的話聲落下,殿裡的眾多道門掌教們,不管心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面上皆是露出了笑容,拍手叫好,可謂是給足了面子。
而吳濤緊接著說道:“為表心意,今日每一個來祝壽的人,都會得到一個小小的禮物,走的時候記得去觀內的領啊!”
又是一陣瘋狂的吹捧之後,吳濤咳嗽一聲,然後說道:“壽典開始,樂起!”
道門的規矩,其實也算是十分嚴格的。
之所以規矩會如此嚴格,便為了增加莊嚴氣氛,使其帶有了更加崇高的意義。如此一來,自然是規矩禮儀繁雜至極。
首先,以吳濤為首的青雲觀的道士們,還有眾多前來拜壽的道門掌教們,必須先對著道祖行禮。
行禮過後,緊接著,則是道門之間那些有名望的掌教們,按照各自的地位,向輪流向吳濤進獻賀詞。
像什麼凡物皆始於無,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物得以生,謂之德,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或者是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大天之內,復有小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說實話,這些文章的用詞用句,比年紀大老儒說出的文言古文,還要苛責難懂。
(新書不斷更新之中,求收藏,求推薦票,求轉發,求訂閱,支援正版,來縱橫中文網,幫個忙,多紿點,謝謝朋友們,你們的支援,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