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的馬車上,斷斷續續的聲音,不斷響起。
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王重慶在問,徒弟偶爾插上幾句嘴。
短時間來看,倒也算是協調。
“青雲子是孤兒,從三歲時便入了青雲觀,在六十多歲,七十多歲之後才進入了大宗師的境界?那在這些日子裡,他在青雲觀中都幹些什麼呀?”
徒弟有些好奇的問道。
“修練,讀道經。”
王重慶輕聲開口說道。
徒弟聞言,頓時一愣。
對於青雲子過往的經歷,青雲子自己沒有什麼遮掩的意思,所以說王重慶才能準確的說了出來。
從家破人亡,流落街頭乞討,再到被青雲觀收下,成為觀主的弟子,這其中的種種傳說了。
對於這其中的故事,徒弟聽的津津有味,時不時發表一番評論。
“這麼說,這青雲子的天賦,並不怎麼好嗎?一隻腳踏進了棺材之後,才有了大宗師的境界……”
“若非,青雲子壽命悠長,恐怕也只是一個普通道人罷了。”
聽完自家師傅的話後,徒弟評價道。
王重慶笑了笑:“這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論事不論心,無論如何,青雲子真人終究是成功了!”
“過程如何,這並不重要,結果好,就可以了。”
“深究太多,並無什麼實際意義。”
“是麼?”
徒弟臉上的表情,有些詫異。
在某個時候,徒弟突然發現,一旁的師傅王重慶不說話了。
因為,此時此刻的他們已經到了青雲觀的下面。
密密麻麻的人群,站在青雲觀的下面,那裝滿了數十輛馬車的賀禮,讓在觀門外等候的一眾道士們,皆是一陣驚歎,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更有不少道士,聚到了看守青雲觀的小道士左右,刻意討好。
而看守關門的小道士們,一邊應付著其他人問候之餘,一邊也十分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整個青城山,早已是因為青雲子的一百二十七歲壽辰而大變了模樣。
自山腳到山腰,慶儀連線,一路上青坊接連不斷,連綴著燈坊、燈樓、燈廊等等無數。
百姓人家與諸般商鋪,皆是結綵香案,焚香祈福,無數道人都是大設慶祝經壇,沿路的房屋,同樣建經棚,設青坊,熱鬧非凡。
然而,來到青雲觀之後,一行祝壽的道士們這才知道,相比較青雲觀內部的變化,青雲觀中的熱鬧慶儀,根本不算什麼。
此時,觀門早開,祝壽的人們陸續而入,觀中的奢華,印入眼中,更是讓人們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