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老夫與白小兄弟相談甚歡,白小兄弟天資卓越。”
“又救下了整個上河鎮的百姓,此乃緣法,於情於理也當收下此物。”淨一道人見白布有拒絕之意,竟有些急了。
如此良玉,未來可期,怎能陷落於這浮世紅塵。
白布聞言,心生感動,此等被人關心愛護的感覺是他以前不曾擁有過的,當下便接下了道書。
白布亦不是不知感恩之人,心中衡量再三後,又正式的向淨一道人行起了拜師大禮,淨一道人亦欣然接受。
“師尊在上,請受徒兒三拜!”
碰……碰……碰……
白布誠心跪拜,額頭重重的磕在石質地板上。
淨一道人滿臉掛著慈愛的笑容,輕撫鬍鬚道:“徒兒,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修道一途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萬萬不可懈怠!”
白布起身後也滿臉憨笑的回道:“徒兒記下了。”
“嗯,這邪力侵蝕之事萬萬耽擱不得,應當儘早尋得源頭,以便找尋解決之法。”
“為師此番前往北方師門上清宗,自當盡力為你查閱古籍道藏,尋一萬全之法。”
淨一道人略一沉吟,繼續說道:“今夜你且在偏房住下,仔細閱讀功法,靜坐練氣並嘗試著望氣。”
“切記,修道之人最忌心浮氣躁,修煉一途欲速則不達。”
“明天一早,你便啟程前往妖神山,先將玉佩的來歷弄清楚。”淨一道人面色凝重的交代白布。
“徒兒謹記,師尊也早些休息!”
淨一道人面露微笑道:“嗯!快些去吧!”
“徒兒告退!”白布心中早已雀雀欲試,當下便向師尊告辭,退出房間後滿懷期待的向偏房走去。
此時明月高高掛起,疲於奔命的百姓們也各自散去了,一間不大的房間內,簡單的擺放著桌椅和木床。
木床上白布盤膝而坐,雙眼微閉,一呼三吸之間氣息綿綿不絕。
道書有講,初道者最難之處在於入靜,屏棄雜念。
初道者在滾滾紅塵之中走上一遭,心猿意馬,雜念叢生,想做到入靜難如登天。
而白布因心性至純,未染紅塵,宛如赤子之心。
在看完開篇太上清淨經後便迅速進入了入定的狀態,此狀態對於初道者而言是夢寐以求的。
然,此清淨經同樣功不可沒,其中內容讓白布有種自然放空的深刻體悟,其中講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