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剛恍然大悟,同時也心中歡喜。
自己活了快四十年,全都活在了相聲上,收的徒弟,自然也是吃這碗飯的。
可惜小孩回來,勸了十來天都不見鬆口。
今天早上聽到他開嗓,原本心裡就高興。
打算著這兩天,得空找孩子再聊聊。
誰料,就這麼一個白天工夫過去,還沒等自己張羅,小師叔已經把活兒給幹了。
而且快、穩、準,幹得相當漂亮利索。
即便換自己來,除了講道理,不可能用這些打法的。
身份不同,感情不同。
沒辦法。
“好!”郭德剛重重的點頭,“別怪你師爺,這也是我的意思。”
張芸雷搖頭:“師父,我誰都不怪,有了決定,心裡反而踏實了。”
“好好好,孩子,你能這麼想,師父很高興啊!”
郭德剛說得很感慨,心裡是真高興了,好啊,我的兒終於長大了!
張芸雷一想,從兜裡掏出一張紙,遞到郭德剛面前。
“師父,師爺還送了我這個,您瞧瞧。”
郭德剛前後一掃,臉色肅然,旋即拉開抽屜,從中拿出另一張紙。
兩相一對比,滿臉的詫異。
兩張紙上抬頭都寫著《探清水河》,只是一張已經完成,另一張只寫了一半。
而即便只是前半曲對比,小師叔這版本也比他自己的要更成熟。
舊曲改新,既要保持味道,還要改出新意,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如行腔韻律、措詞用語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打磨。
即便初改完成,還有拿到臺上去表演,根本反應再一步一步修改,這才能不斷完善。
但以他的眼光來判斷,小師叔手裡這版,絕對屬於成熟版本。
郭德剛實在沒有料到,小師叔竟然還有這能耐,當即心中佩服不已。
厲害呀!
“我開始不敢收,是師爺堅持要送,我也不敢違拗了……”
張芸見師父許久不說話,趕緊把事情細細解釋。
郭德剛聽完,愣神良久,才感慨道:“好,沒事兒,受藝之恩別忘!”
張芸雷點頭:“好,我記住了。”
事情挑了頭,郭德剛又從抽屜裡拿兩出張紙,一起遞給徒弟。
“少爺,師父這裡也有兩首改完了的曲子,你拿回去琢磨琢磨。”
張芸雷接過來,沒有看內容,眼圈先紅了。
師爺如此看重,師父也如此看重,自己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