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使用的長刀“神意”有一項名為低周波振動的機能。
在刀刃上附加高頻振動,從分子層面對目標加以切割、破壞,這便是廣為人知的“高週波切割”概念。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檢測出目標物質構成成份,計算出降低物質構成分子間結合力所需的頻率後引發液化現象——這就是低周波振動的機理。附帶有這種機能的刀具,哪怕只是在生物組織表面輕輕一帶,物件也會化作一灘血膿,沒有水分的無機物則會直接碎成細沙。
原理說起來倒是很簡單,實際上無論是物質密度、構成、需要的振動頻率、自身的防護——全都需要大量計算和分析,實驗室內切割純度極高的單一元素構成物質還好說,實戰中面對千變萬化的戰況、環境和目標狀態,要想在瞬間完成前面所說的計算分析完全超出了人力所能達到的領域。
不得不說,能在實戰肉搏中實現這一技藝,一把長刀砍人切物如斬豆腐,某位神意代行者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怪物。
羅蘭不能也沒必要達到那個層次,他需要的只是引發土壤液化現象。只要事先做好一定程度的勘探測繪工作,當防衛軍突擊叢集的先鋒部隊抵達幾個險要地段時引發塌陷、山崩和泥石流。利用災害與時機人為製造出一場大堵車,這樣就能為萊茵戰線的部隊爭取到撤退需要的時間。
重點是時機。
不是裝甲叢集出擊前,也不是敵軍突破阿登抵達默茲河畔時。
必須是敵軍前鋒即將抵達巴斯托涅前的那一刻,也就是整個裝甲叢集沿各條主幹道大排長龍的時候,利用地質災害將這條鋼鐵多頭蛇一下子斬成幾段,正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的裝甲叢集瞬間便會亂成一團動彈不得。即便防衛軍有強大的空中力量和工業能力能克服各種困難,他們也不得不浪費整整兩天時間用來修復道路和疏導交通。
機會只有一瞬間。
“目標正在接近朗維裡,預計5分鐘後抵達!”
染上緊張色彩的通報讓所有人精神一振,繁複的幾何圖形與文字也在此時停止了變化。
朗維裡是個很小的鎮子,和平年代除了鎮民和周邊村鎮,幾乎沒有誰會注意到這裡。但這個不起眼的小鎮正位於巴斯托涅至阿爾波恩的主幹道上,是防衛軍叩關巴斯托涅的必經之路。拿下此處,便再也沒什麼能攔住他們撲向巴斯托涅了。
在阿爾波恩至朗維裡的主幹道北面有一塊小高地,這裡正是羅蘭選擇動手的地方。
14輛繪有“黑色槍騎兵”標誌的的虎式戰車正以一種幾乎讓人窒息的速度狂蹦而來,以他們那種見了牆也要撞個洞穿過去的彪悍氣勢,估計什麼交通規則、安全駕駛早被他們拋諸腦後。這些瘋狂賽車手的腦子裡此刻除了腎上腺素和“衝到馬斯河”,其他什麼都不剩下了。
(請你們止步於此吧。)
羅蘭默默吞下感嘆,意識重新潛入到術式運作的深海當中。
“發動範圍確認。”
“共鳴類比無異常,同步啟動開始。”
法芙娜的聲音響起。
大比例地圖上沿各條公路、鐵路佈置的發光點紛紛亮了起來,象徵著防衛軍裝甲叢集的紅色箭頭正毫無躊躇的一邊將光點吞下肚,一邊快速推進。
“一分鐘倒計時。”
奮進號上下屏住了呼吸,包括維持船檢執行的基層技術員,每個人都靜靜聆聽者廣播,祈禱著、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命運。
“倒數30秒。”
一切似乎都很順利,緊張和興奮同時在船艙內發酵,船員們期待再次見證奇蹟的心情每一過一秒都在升高。對這些反覆經歷生死邊緣、一次次達成絕不可能之任務後凱旋的人們來說,奇蹟與他們同在,且必然在此降臨。這就和太陽從西方落下後必然會從東方升起一樣。
是的,一切都很順利。
從策劃規劃到佈局,再到現在的最後階段,幾乎沒有遇上任何阻礙。簡直就像驗證著“只要制定出完美的計劃,且認真執行,就一定能得到期許的結果”這句似是而非之語一般。
然而,有人這麼說過。
“如果某件事情進行的太過順利,你理應感到不對勁。這時候應該停下來,甚至退一步仔細環顧四周,審視一下週遭是不是有陷阱。”
或許這是一句讓人聽到耳朵起繭的老生常談,還有一點過度謹慎以至於怯懦的嫌疑。
只是不管是話語內容本身,還是提出忠告者,一直都很正確。
“倒數十秒!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