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防衛軍的防禦戰精髓,撇開大量專業術語,可以用一句話可以概括。
——用炮彈淹死對面。
固定防禦也好,機動防禦也好,這些都只是形式。事實上,精靈們並不特別拘泥採用哪一種模式。由於早年失去國家四處流浪的記憶,他們對“國土”有相當的偏執,但在極度現實的最高領導指導下,國民對放棄國土換取勝機一事也可接受。是故,防衛軍與他國同行相比,在防禦戰的戰術選擇上更具彈性,迴旋餘地也更大。所以他們只需要考慮該如何客服兵力上的弱勢,有效儲存自己的同時,儘可能殺傷敵人。而最能實現這個目標的,便是打炮,用足夠多的黑又硬把來犯之敵爆出翔來。
在戰略層面上,亞爾夫海姆地面部隊的主力是裝甲力量,更加適合機動作戰,而不是陣地作戰。防衛軍的基本作戰思想就是依託固定陣地展開機動作戰,對存在兵員數量這一天然弱點的精靈陣營來說可謂理想選擇,在凡事追求極致的民族性格和超前技術的作用下,這兩種作戰模式在防衛軍手中都被推向了精緻完美的巔峰。
目前諸國的塹壕戰術總體上還停留在單層陣地的水平,為了避免兵力分散和集中火力,士兵往往被集中於單一一層陣地中。查理曼在開戰初期基本也沿用了這種做法,而且為了貫徹進攻精神,還經常以村莊作為集結部隊的防禦據點,對村落本身防禦強化並不怎麼重視。結果防衛軍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精靈一上來直接用炮彈洗地,破壞掉陣地前方的障礙物和散兵坑,並使集中在一起的查理曼軍隊受到重大傷亡,甚至連塹壕後方的增援部隊都因為彈幕射擊而寸步難行,集結的部隊很快便遭到防衛軍步兵包圍。不等增援部隊抵達戰場,據點便被攻克。
與之相對,防衛軍一開始就構築多層陣地和多層縱深防線,其縱深有時可達2500公尺之大,塹壕則可達12條之多。且防衛軍並非簡單地將兵力平均分散在各塹壕之中,而是會確定一條主要防線,之後再在其前後挖掘大量前哨陣地、散兵壕、輔助壕、反斜面陣地、炮兵陣地等等進行支撐,經過仔細計算後在鐵絲網障礙附近用各種輕重火力製造出一個彈幕地帶,任何人都無法透過這個死亡屏障。
“最前面的是前哨陣地,這一區域只配備少量警戒部隊,當進攻方耗費大量炮彈削弱前哨陣地時,防守方會使用部署在反斜面陣地的迫擊炮和炮兵陣地的重炮/野戰炮集火射擊衝擊前哨陣地的步兵部隊,並在其接近掩護陣地時利用步兵和機槍陣地的交叉火力發動反擊,將其擊退。”
羅蘭在筆記本上留下疑似迫擊炮陣位的標記,搖搖頭又用橡皮擦擦掉了。
“迫……迫擊炮?”
聽得雲山霧罩的二等兵幾乎要昏過去,他之前一直在學習各種軍姿、步伐,每天聽著軍士“先伸出右腳,右腳位於左腳右前方,間距24寸,伸左腳,到右腳尖正前方17寸。”的吼叫,不斷重複每分鐘76步,加速時每分鐘100步,奔跑時每分鐘200~250步……等等諸如此類的技能。對這個大頭兵來說,羅蘭講的東西簡直匪夷所思。
幸運的是羅蘭並不要求他理解,而且還會對容易理解的部分作出說明。
“迫擊炮,你可以理解為一種輕型臼炮。大多數是炮彈從炮口裝填,炮彈下滑,撞擊炮膛底部撞針而使底火發火,點燃******將迫擊炮彈推出炮口,這種火炮沒有反後坐裝置,後坐力依靠座板直接傳遞給地面。因此質量很輕,結構簡單,一個人就能完成拆卸,由5人炮組揹負元件和炮彈伴隨步兵分隊作戰,只需要幾分鐘就能撤出射擊陣地。”
拉法耶特吞了一口唾沫,蹲過塹壕的他可沒少見過準確落進塹壕裡的炮彈,還有被炸飛的同袍,有了切身體驗,沒什麼文化的他也能從羅蘭口中透露出的資訊大致腦補出那是何等先進的玩意兒。
一門簡單、輕便到幾乎只有一根管子和兩根架子的臼炮,比那些笨重的同類更加準確、致命。
“臼炮的高拋彈道原本就適合用來轟擊塹壕,只是普遍較重,戰場機動不方便,射速也比較慢。迫擊炮卻沒這種問題,可以隨時轉移陣地伴隨步兵推進,還能攻擊反斜面集結的敵人。最可怕的是射速,81mm迫擊炮最大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25發,使用彈夾發射的45mm輕型速射迫擊炮可以保持每分鐘30發的最高射速。光從彈坑是沒辦法確定這些東西的數量和位置的。至於機槍……我想我看的很清楚了。”
收起鉛筆,闔上筆記本,羅蘭發出略帶無奈的感嘆。
僅憑收集到的資訊,他已經可以斷言,讓查理曼軍……不,應該是現在任何一國的軍隊朝眼前的防禦工事發動攻擊,不論其動機如何,此行為都可以被定性為謀殺。
總的來說,精靈是勤勞肯幹的戰士,在土木工程器械和資材充足的前提下,他們只用很短的時間就修出了一條遠比馬奇諾防線實用、堅固的防禦地帶。
為了佔據有利的防禦地帶並擁有開闊的視野和射界,精靈們選擇了一塊高地作為主要防禦地帶的戰術支撐點。除了前面提到的火炮,還精心設計了機槍陣地,兩組居高臨下的通用機槍陣地對鐵絲網地帶形成交叉火力覆蓋,高地頂端則部署有大口徑重機槍,防空之餘還能利用拋物線彈道覆蓋彈幕地帶。任何步兵集團衝鋒在這種火力打擊下都只能以全軍覆沒收場,那些經過訓練能擊中1200公尺外目標的機槍手不會讓任何人活著離開。精靈們對他們的機槍手抱有高度的信心,為了保護他們,每個火力點都經過仔細選擇和加固,部分甚至還用上了混凝土和裝甲板。光羅蘭正面數出來的機槍火力點就有12個之多,那些難以發現的隱蔽火力點只會更多。
最後,儘管從這裡看不見,但根據他對防衛軍的瞭解。他判斷由於地勢較高,對塹壕挖掘深度幾乎沒有限制,防衛軍的塹壕深度很可能達到3公尺,地下掩體深入地下12公尺,設定有好幾個緊急出口,還有暗道直接連通後方下一道塹壕。掩體內擁有完整的照明、通風、排水系統,甚至還可能裝設了自來水。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防禦體系了,說這是一條長長的墓穴還差不多,要填平這個墓穴,需要許多許多的“軍神”……
“不能用坑道爆破嗎?”
弓著身子緊跟在羅蘭身後,拉法耶特小聲問到。
坑道爆破已經成了各國軍隊對付塹壕屢試不爽的“神招”。在地面上無法取得有效進展時,將軍們就將目光轉到了地下,古代挖地道攻城的方法被再度翻了出來,大家開始互相挖坑讓對方坐土飛機。
“對面的塹壕相當深,要想挖到他們底下,工程量會相當大。再說他們多半也做了準備,只要測定大致方向,一發延時爆炸的大口徑炮彈就能把坑道里的人都活埋。”
結論很明確,僅憑現在諸國的技術裝備和戰術,是不可能突破那道塹壕的。
反過來,如果是亞爾夫海姆的技術,或者模仿亞爾夫海姆的技術和戰術思維,是否有機會突破呢?
答案是——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