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誘發思考停滯,前提是讓物件認知到“沒有其它選擇”,處於無從選擇的極端逆境下,只能像現實妥協——這是智慧生物的自我防護機制。可如果出現“其它的可能性”……恐怕民眾未必會乖乖就範,至少,不會像之前預期的那樣乾脆。
這絕非精靈陣營樂見的情況。
是否有必要現在就把特區終結?
武力就不說了,在武力之外,利用經濟、政治壓力搞垮特區也並不困難,更甚者,利用操作系術式給羅蘭植入強制性暗示,指示他“殺光卡斯蒂利亞人”,用他自己的手為特區帶來最糟糕最血腥的結局也不是難事。這就和開玩笑一樣簡單……
(否定。)
成本過大,後遺症的影響範圍也難以掌握,更重要的是,眼下根本沒那種時間和精力來處理特區的問題,局勢也不允許。
瓜達拉哈拉戰役已經結束,死傷枕籍的兩軍都無力打破僵局,且沒有能力和興趣繼續朝那個血肉磨盤裡砸進更多的性命。雙方現在隔著戰壕進入對峙狀態,國家重臣和外交官們開足馬力,各種斡旋和交易正在水面下進行,就目前來看,要達成妥協絕不容易。
開啟談判的引子相當奇特,一週前,兩位反戰親查理曼的阿爾比昂馬裡諾修道院傳教士沃爾什主教和特勞德神官造訪呂德斯,會晤了包括黎塞留樞機主教在內的一票高官,並向查理曼當局提交了一份非正式檔案《特勞德備忘錄》,提議雙方在劃分大陸勢力範圍的基礎上進行談判。三天前返回倫底紐姆的傳教士見到了伊麗莎白女王和沃爾辛厄姆國務秘書,為了撮合雙方,使阿爾比昂高層相信查理曼的“誠意”,他們又提交了一份與《特勞德備忘錄》內容相去甚遠的檔案,檔案宣稱查理曼“願意放棄對卡斯蒂利亞的領土要求,從佔領區撤軍並維持大陸現狀”。
女王和國務秘書都對此表示懷疑,但也不妨一試,聊勝於無。黎塞留也在積極挑選特使,準備和阿爾比昂等國展開談判。
然而除了黎塞留和他的心腹,幾乎沒什麼人對查理曼改變政策的可能性抱有信心,談判的目的只是羈縻而已。由於受到錯誤誘導,加上前線戰事僵持,國內政局不安,查理曼以極大的熱情——相對於撤軍一事——推進談判。就在1小時前,李林已經收到了名為《查理曼、阿爾比昂諒解案》的談判提綱,以查理曼外交部門向來拖沓的辦事效率而言,這次動作快得簡直叫人不敢相信。
“出生在地下醫院且雙親不明的嬰兒。”
這是史塔西情報分析官們對《透過阿爾比昂私人媒介向查理曼提出的建議》——諒解案冗長而古怪的全名——的形容,不得不說這番刻薄話極為得體。
其主要內容包括:阿爾比昂宣告對大陸事務的介入只涉及維護本國利益和安全;阿爾比昂出面調停查理曼和卡斯蒂利亞的爭端,查理曼自卡斯蒂利亞撤軍,卡斯蒂利亞不賠款,但須承認阿拉貢和巴斯克地區“自治”,賦予其高度的自治權利,否則阿爾比昂應停止援助卡斯蒂利亞;回覆各國正常經貿關係;查理曼保證在大陸南方不以武力改變現狀,但阿爾比昂應確保查理曼應得的權益;兩國首腦在永久中立國塞雷斯舉行會談。
這樣一個要價過高的方案當然不可能得到阿爾比昂的積極積極回應,但黎塞留還留出了一條底線:在尊重各方關切和利益的前提下,佔領區將實施門戶開放政策,各國機會均等。
對阿爾比昂來說,“機會均等”是一個十分誘人的香餌,足以讓他們認真考慮談判的可行性。
之前卡斯蒂利亞和阿爾比昂名為盟友,關稅壁壘和貿易保護主義卻並未因為政治上的結盟而消除,在由宗教信仰和海外利益引起的對立激化後,關稅和進口限制依舊沒有做出任何讓步。相比之下,從薩爾巴杜特區嚐到種種甜頭的阿爾比昂人認真的考慮盟友的商業政策問題。
查理曼控制下機會均等的佔領區;
盟友卡斯蒂利亞的關稅壁壘和無底坑一樣的援助;
該如何選擇調和兩個選項,阿爾比昂人需要好好想一想……
在這種情況下,薩爾巴杜特區根本就是查理曼的特大號廣告牌,除非神智錯亂,他們是不會去毀掉這個變相的籌碼的。
外因之外,內部動向也不可忽略。
隨著大量投資進入特區,加上低商稅和對各國開放的優惠措施,使得整體商業環境得到改善,出資者們從中獲得不少好處。因此眼下搞搞小動作,在框架內進行一些小競爭倒還無所謂,硬是要掐死特區這隻會下金蛋的鵝,只會過早撕破臉罷了。
最後,亞爾夫海姆也實在沒什麼空去管卡斯蒂利亞的事情了,精靈們的精力和資源正越來越多的轉向戰爭準備。
總的來說,精靈陣營一直在準備戰爭,但其內部並未真正為“總體戰”做好準備——尤其是心理層面的準備。按照“閃擊戰”的設想,防衛軍將集中所有可用的機動兵力,以集中使用的機械化部隊和空中力量實施快速突擊,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敵人的抵抗力量,摧垮其抵抗意志,從而結束戰爭。在這種情況下,精靈們只要在開戰時能夠集中起足夠的兵力和兵器就可以達到目的了。由於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人員武器的損失也不會很大。基於上述認知,亞爾夫海姆民眾並沒有做好經濟全面戰爭化的覺悟,行政官員們對是否在必要時徵召14歲以下青年團員上前線之類也多有猶豫。即便如此,和其它陣營相比,亞爾夫海姆的軍事力量仍有相當大的優勢。
如果說軍備上亞爾夫海姆相對其它國家還只具備相對優勢,那麼在作戰思想上防衛軍就比他的對手們領先了至少2個世紀。當人類和獸人被塹壕前的屍山血海所震懾,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完善築壘體系時,精靈們早就從李林那裡學到了機械化作戰的精髓——集中使用裝甲力量突破敵軍防禦體系的一點,全速向縱深發展,切斷敵軍後方交通補給線,消滅後方指揮部和集結中的預備隊,割裂敵人各部分之間的聯絡,進而分割包圍消滅之。
這是最適合精靈的戰法,除了“用技術換人命”的概念符合精靈兵源有限的特性之外,其核心思想也更對精靈的胃口。閃擊戰這種看似革命性的軍事戰略,除了在戰爭工具的使用上有了領先同時代軍隊的飛躍之外,在戰爭原則和軍事思想上和傳統機動戰略思維並沒有本質區別,即利用軍隊的高機動,實施以切斷切斷敵方交通線為目的的包圍性殲滅戰。這完全符合精靈們對戰爭一貫的認知和構想,也符合未來對戰爭的需求。
在這10年裡,防衛軍共組建了10個裝甲師,多次在公國普羅霍夫卡地區的秘密實驗區進行了從連一直到師級規模的戰術合成演練,還透過七日戰爭實際檢驗了閃擊戰戰術理論和軍隊編制,使相關戰略戰術得到進一步完善。
正在公國境內受訓的裝甲師正在抓緊最後一點時間訓練,已經完成訓練和整備的裝甲師正秘密朝阿登地區東部移動,提前熟悉環境,那裡有茂密的森林,對防衛軍進攻前躲避敵方偵查和攻擊提供了重要掩護。從阿登地區至索姆河的高速公路網也正以“財團物流網”的名義有條不紊的建設中,到明年完全可以投入使用。技術兵器的生產、裝備亦如預期般進行。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亞爾夫海姆已經從物質到理論上都做好了戰爭準備,剩下的就是準備客觀條件——特別是為實施總動員所必需的精神和輿論條件了。
(特區和羅蘭交給傑勒斯和德基爾監視就好,眼下最重要的是調整國內的輿論風向……果然,還是要靠這個嗎?)
視線落在桌面上,幾份印刷精美的檔案上赫然印著《皇紀四千六百年紀念活動提請報告》、《紀元4600年特別紀念觀艦式》的字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