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都想守護的東西?真是大言不慚啊。要說那種東西,我們卡斯蒂利亞人也是有的,我們同樣不會後退一步!”
怒吼聲中,大氣的的流動越來越快,不到一分鐘時間便形成肉眼可辨的氣旋——裹挾著雪花的龍捲。
雷擊被氫氣爆炸的風險和“會產生劇毒氣體”的謊言封住,普通的冷卻術式趕不上製造水蒸汽爆炸的速度,表面凍結的冰塊還會增加爆炸時的破壞力,想要破解這個困局,唯有製造出能快速凍結物體的強風,即便對手製造出一兩次爆炸,也趕不上強冷風冷卻的速度。
再怎麼變化,水始終是水,只要針對特性下手就行——
銀色的光弧將龍捲和“狐狸”的思考一道貫穿,衝擊波震碎了凍結起來的冰人,慄發少年在滿天閃光的冰屑中穿行。
利用高速移動摩擦空氣產生的熱和強風遮蔽寒風,純水之柱交錯縱橫組成保衛羅蘭周邊的球型,以羅蘭為中心,半徑50公尺皆為絕對防衛圈,接近的物體——落葉或冰塊——全數一刀兩斷。
“主動防禦模式。”
羅蘭平靜地說著。
“接近防禦範圍的物體,全都會遭受水之刃的攻擊。”
這也是他的獨創之處,原版的“水妖”是利用超高壓驅使大量的水形成幕牆,將攻擊遮蔽,這種模式消耗大,對冷凍、雷擊之類的迂迴攻擊防禦效果不佳。向來推崇防禦勝於進攻的羅蘭在探索改進“水妖”時,很自然地想到需要強化防禦力,在反覆論證、實驗、失敗的過程中他想到了李林的“片刃之翼”。
——既然被動承受防禦效率低下,弱點又多,那麼像片刃之翼那般,將接近的物體全部切斷又如何?
儘管材質不同,但利用動能切開物體這一點上,水之刃和流體金屬沒有任何區別,從理論上來說行得通。當然,說到底這也不過是“理論上可行”的事情,要準確把握迎擊目標的數量、方位、速度、軌跡,操作對應數量的水之刃以最佳角度、速度攔截——其計算量是人腦所無法負擔的,任誰都不會相信可能實現。
然而羅蘭突破了這層障礙。
模擬人格假想控制意識——在短時間內故意讓自己處於多重人格狀態,藉此分擔意識容量的負荷。但如果長時間處於此種狀態下,精神力再強的人亦難以區分精神界線,最終導致出現真正的人格分裂,一如曾在查理曼聲名大噪的“開膛手傑克”一般。
必須在一瞬間分出勝負。
抱著相同的決心,龍捲和水刃在空中碰撞、爆炸,然後——
########
——結束了。
淡淡做出結論,一直微閉的雙眸張開,赤紅眼瞳映出辦公室的風景。
透過分身的雙眼,遠在卡斯蒂利亞的戰鬥從頭至尾,沒有一處細節遺漏的傳輸入本體的意識之中,在結局到來之前,李林已經收回了意識。
一般人看電影時絕少有人會有耐心把製作人員名單去看完,同理,李林對完全知曉的結果及影響也不會去關注。
戰勝“狐狸”;特區的進一步發展;展示共存制的可能性;可能遇到的困難;各方勢力的介入和博弈——這些都是羅蘭自己的事情,他沒必要繼續介入干涉了。在即將到來的戰爭動亂面前,這些根本不值一提,就是和羅蘭自身的成長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可是。
“……相當漂亮的反擊。”
自語的聲調依然平靜,評價依舊客觀、確實。
就算現在讓李林來評價,他也會毫不客氣地指出羅蘭的人格太不成熟,太不完全。
可……正因為不成熟,反而擁有成長的餘地,正是瞅準這一點,李林才會做出各種安排,以恰到好處的程度製造出各種狀況來刺激羅蘭的成長,透過各種事件淬鍊那個少年。從目前來看,羅蘭的成長的確超乎李林的想象和期待,超乎的有點過頭了。
近來,羅蘭身上的自主性急速地成長——有時甚至還表現出把牽著財團鼻子走的動向。這不單只是經歷過各種狀況,而是經過自主思考後獲得的自主和自信。
以這次決鬥為例,原本已經設下完全之策,最後還是被併入羅蘭設定的軌道。儘管其中有“狐狸”這個意外因素的緣故,但毫無疑問,特區正確實的朝著共存制的方向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縱然還難以預測將來可能發生什麼變故,在即將到來的戰火中能否倖存下來也是個問題,但畢竟提供了一個具有可能性的選擇。
對李林的計劃而言,這是不能忽視的狀況。
他被賦予的使命是“管理智慧種社會”,讓世界以相對平和的狀態存續,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唯一的手段就是打破現有的局勢,重新構築起一整套社會運作體系,讓人們相信“這個體制是所能達到的最好的體制”、“除此之外沒有其它選擇”、“其它體制只會比這更爛”,加上強大的軍事力量和他壓倒性的力量為輔助,誘發群體性的思考停滯,使之對自己接受管理的事實不產生疑問,視之為正常,理解為無法躲避的宿命——至此,母神所期望的“永久和平”也就實現了。
在所有方案中,這是效果最好,且最有實現可能的計劃。但這個計劃的前提,可能會因為特區昭示的可能性出現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