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中國戲劇文化史述 > 三 由岑寂到中興

三 由岑寂到中興 (第3/5頁)

二,從步步緊逼的輪番對比加強了矛盾展開的激烈程度。小說《水滸傳》寫到林沖與高家拉開矛盾後也有一些交錯往還的描寫,但那畢竟只是在自然地敘述一個事件的過程,並非故意地在發揮交錯往還的技巧。《寶劍記》作為一部以“出”為單元的傳奇作品,成功地運用了輪番展現矛盾雙方動靜的對比性技巧,取得了步步緊逼的藝術效果。就象現代電影中的“對比蒙太奇”,把兩方面的行動聯綴成了一個激烈的、起伏不定的過程,扣人心絃。人們剛剛看了林家的行動,立即又看到高家的反應,而高家的反應性動作又催動了林家的下一步,如此迴圈往復,把劇情漸次推進。是的,林沖與高俅兩人本身,並沒有展開太多的面對面的衝突,他們只是以兩條方向相逆、又相纏相繞的行動線,越來越強烈地顯示出不共戴天的對峙。林沖一方,並不因被囚而啞然,妻子告狀、魯達相助、好官同情,使他不斷有新的生機,有重振羽翼的可能;高俅一方,也並不因權高勢大而放鬆警惕,童貫頻有書信來催,有利於林沖的事端不斷髮生,再加上高朋小子對於林沖妻子的垂涎,使得這個奸臣也不得不一再謀劃、騎虎難下,把自己的行動推到了越來越兇惡、也越來越被動的地步。這兩個都不安靜的方面

,各自為對方構成了險惡的情境

,也各自從對方找到了採取新行動的依據

,兩方面雖未反覆見面,在戲劇效果上卻勝過面對面的衝突。現代不少過於迷信面對面衝突的劇作理論家們,是可以從《寶劍記》(以及前面說過的《琵琶記》)受到一些啟迪的。矛盾雙方互造情境,是戲劇美得以構成的一個重要契機

。面對面的衝突場面並不是那樣必需,而一旦有了之後所起的作用也並不是那樣重要。

三,透過對林沖家庭的描寫,加強了戲劇矛盾所引起的情感反應。小說《水滸傳》中,林沖的家庭寫得比較簡略,除了一個可憐的張貞娘,還有一個使女錦兒。《寶劍記》作為劇作,非常重視戲劇矛盾的情感反應,李開先以濃重的筆墨描寫了林沖的受冤遭難在家裡引起的情感波動,從而以這種情感反應為中介,來激發觀眾的情感。他的辦法是,大大強化林沖妻子張貞娘這個溫順美麗的形象,增添林沖的母親,並加給使女錦兒一個壯烈的行動。這樣一來,林沖的行動,每一步都可以首先在家裡發出響亮的回聲;林沖的遭遇,也就有一個複雜的情感組合體一起去感受了。例如,劇本寫出,他當初遲遲不敢上本參奏,主要是惦念家中老母。這一筆,在以後還反覆點染,明顯地加重了他終於採取的正義行動的倫理意義(不僅是政治意義),對於大多數不太懂得政治大局而卻都瞭解家庭母子關係的觀眾來說,具有廣泛的感染作用。人們看到,林沖告發奸臣,把殺身之禍留給自己,把年邁母親留給弱妻,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把生機留給百姓,把忠腸付予朝廷。當林沖的妻子張貞娘接過林沖留下的家庭重擔之後,她也就把自己的職責與丈夫的行動聯絡在一起了。她探監,她告狀、她祈祝;她既要在精神上慰撫丈夫,又要在生活上扶持婆母;她既要救丈夫於冤孽之中,又要抵禦因自己的美貌所遭來的新禍殃;她既體貼溫柔,以一個賢淑的妻子、媳婦撐持災難下的門楣,又剛毅英勇,在官府衙門中申述是非曲直。總之,《寶劍記》中張貞娘形象的塑造十分成功。她的處境複雜,甚至超過已被囚禁的丈夫;她的功用極大,甚至超過半路救命的魯達。但是,她仍然是她,賢淑、美貌、嬌弱、剛毅,合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並無湊合之感。觀眾們可以不理解朝廷中的是非

,可以不體察林沖的苦心,但卻不能不深深地理解和同情張貞娘

。一出政治氣氛頗重的戲,透過張貞娘這個中介,被賦予了濃重的人情色彩,於是與廣大普通觀眾產生了切實的情感聯結。張貞娘到監獄探望林沖時有這樣一段對話:

張貞娘官人少的煩惱,吃些湯飯。

林沖娘子,我怎生咽得下去!

張貞娘官人,你閘掙著吃些兒。奴家出去,自有分辨。

林沖娘子,如今高太尉那裡,如同泰山般倒下來,你往哪裡分訴?外邊打聽著,我有些好歹,買一個棺槨,抬在荒郊,將我這苦死的屍骸埋在土底,便是夫婦之情。上有老母無主,看我林沖薄面,侍養一年半載,歸世之後,娘子你年幼,那時節改嫁未遲。

張貞娘官人,你放心。倘或有些吉凶之事,奴豈有再嫁之理,只是竭力養母。貞一無二之心,有一無二之言,官人不足掛念。

林沖遠解之後,張貞娘在深秋的傍晚閉戶思念,她唱道:

才郎身上衣,才郎身上衣,寒時誰拆洗?千山萬水,迢迢遠遠,怎生相寄?

這一切,都是深切而動人的。張貞娘孝順婆母,忠貞丈夫,但是,由於她深知面臨的災難的性質,因此具有很大的自覺性,不帶有多少封建倫理色彩,體現了中國婦女明大義、識大體、忍辱負重的高尚美德。在這一點上,她甚至可以讓趙五娘相形見絀,更不待說《五倫記》、《香囊記》中的那些肉麻玩意兒了。

以上幾個方面,都是《寶劍記》為了符合戲劇的藝術需求和作者的思想需求而對小說《水滸傳》作了重大改動的地方。當然,改動的還不止這一些,例如為了使劇作更緊密地連貫成一體,李開先還出色地運用了一件貫穿性的道具——寶劍,從頭至尾,寶劍反覆地、引人注目地不斷出現,象長詩中一再出現的重複句式,象樂章中有節律地湧現的音符,既把結構籠緊,又讓全劇充滿琤琤劍氣,實不失是一個漂亮的藝術措置。

《寶劍記》的思想傾向,是頗為複雜的。第三十七出寫到林沖去投奔梁山時的心情,可以看作李開先矛盾心情的一個寫照:

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顧不的忠和孝。

從李開先的思想習慣來說,他是沒有從根本上反叛天朝之心的;但是當他一旦落入對劇中人物命運的體驗,他也就理解、原諒並同情了林沖對投水滸的“專心”,對忠和孝的“顧不的”。總的說來,他以嚴格的藝術邏輯,展示了林沖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這是《寶劍記》思想傾向的主導方面。為此,他就不能不借林沖之口對“天朝”發出聲聲抱怨了。林沖對牢頭說:

牢頭大哥,我十載邊關,建立大功,不想有今日之苦。古人云:“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誠如此言!

他唱道:

我不負君恩,君何負我?

即使不寫林沖的直接抱怨,只從劇中人對事件進行客觀敘述的過程中,也可看到對皇帝形象的漫畫化處理。例如,第十九出一開頭,一個官吏敘述林沖的冤情好不容易被開封府楊知府勘問清楚後發生的事,很可看出皇帝的三翻四復、不堪信任,作者的褒貶非常清楚:

昨日勘問的林沖一事,開封府楊知府老爹奏準朝廷,上情憐憫,宥復前職。又被高太尉童大王奏準,將林沖僅饒死罪,削奪官職,刺發滄州充軍。

從這樣的敘述中,人們看到了皇上的極度迷亂。至於林沖自己的敘述就更明確了:

方今在朝高俅等,撥置天子採辦花石,荒淫酒色,寵幸妓女李師師,致使百姓流離,干戈擾攘。

這裡雖然說皇帝幹壞事是高俅“撥置”的,但話鋒一轉立即陳述皇帝所幹壞事的專案及直接後果,非難直逼御座。誠然,劇中的林沖即便上了梁山也等著招安,沒有明確地反對皇帝,或者說很不情願反對皇帝,但我們同時應該看到,他對以皇帝為中心的朝廷的失望、指摘、抱怨已十分強烈。劇作家即使在說法上把皇帝一人解脫了,但在實際描寫中,皇帝周圍盡是惡人,皇帝信賴的也盡是惡人,皇帝直接幹了大量誤國誤民的事,又釋出了一系列把林沖逼上絕路的指令,這又怎麼能說劇作家在以多大的熱誠衛護著皇帝呢?在李開先這樣的文人心目中,在他活動的天地裡,能把皇帝安置在這麼一個不尷不尬的地位上,時時不無揶揄,已是十分不易。劇作家不是封建朝廷的叛逆者,因此在劇本最後給皇帝塗上了光亮的一筆,讓林沖一家得以昭雪和團圓,藉以表明自己對於理想的封建秩序的憧憬;但更重要的是,劇作的主要部位卻是給叛逆之路提供了一種藝術的必然性

,而後面通向昭雪和團圓的路途在藝術表現上卻顯得比較生硬和勉強,甚至不得不乞靈於偶然機遇(如重會張貞娘),這就顯示了作者的意向重點。即使從昭雪和團圓的結局來看,這也不是林沖向朝廷認錯,而是朝廷向林沖認錯。這種結構至少體現了這麼一種強硬的精神:朝廷和皇帝都會陷入謬誤的泥潭,忠貞之士應該起而直諫,諫而無效,不妨鋌而走險、潛跡綠林、分庭抗禮,直至朝廷回心轉意。在封建社會的政治領域裡,除了農民起義軍目標鮮明的宣言、口號之外,這樣的精神已經是夠質直強悍的了。其實,連農民起義軍的政治宣言,也不會是完全決絕和純淨的。

總之,《寶劍記》雖在結局上體現了某些疲軟觀念,但基本上卻大聲鏜地呼喚著一種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的反抗精神。由此,劇壇的風氣,趨於剛烈;由此,民族的心靈中的琤琤作響的潛在力量,得以重新抬頭。

這是中國戲劇即將出現新繁榮的預兆和先聲。

《鳴鳳記》

不管從哪一個方面看,《鳴鳳記》的編寫和演出都是明代劇壇中的一件大事。它寫的是一場真實地發生於當時的政治鬥爭,劇成之時,這場政治鬥爭實際上還沒有完全結束,它的現實意義,它對於廣大人民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它的作者,相傳是這場鬥爭的直接參加者王世貞或他的門人,王世貞在當時是令人矚目的政治界和文化界的要人,這就更擴大了它的影響。

焦循《劇說》中有一段有趣的記載:

相傳《鳴鳳》傳奇,弇州門人作。惟“法場”一折,是弇州自填詞。初成時,命優人演之,邀縣令同觀,令變色起謝,欲亟去。弇州徐出邸抄示之曰:“嵩父子已敗矣。”乃終宴。

這裡所說的“嵩”,即嚴嵩,荼毒國計民生的一代奸相,《鳴鳳記》就寫一批志士仁人不屈不撓地與他和他的兒子、爪牙進行鬥爭的故事。請看,這個戲編演得那樣及時,連那位應邀來看戲的縣令還不知道嚴嵩已經垮臺,竟不敢看下去;直到王世貞拿出一份報道了嚴嵩父子已敗的訊息的邸抄,他才把戲看完。

《鳴鳳記》不僅使當時的人看了坐不住,而且在半個世紀之後還能使觀眾恨不得把嚴嵩親手宰了。嚴嵩下臺與《鳴鳳記》上演都在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而直到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年)呂天成還在《曲品》中指出:“《鳴鳳記》記諸事甚悉,令人有手刃賊嵩之意”。這還不算,從侯方域的《馬伶傳》看,《鳴鳳記》在明朝末年仍然是戲劇界最常演的劇目之一。《馬伶傳》說,明末有個大鹽商同時請來兩個戲班子演戲,都演《鳴鳳記》,對面擺開,比較優劣。演著演著,觀眾都去看由姓李的演員演嚴嵩的那個戲班子了,而對面由姓馬的演員演嚴嵩的戲班子,則沒什麼人看。從此,姓馬的演員潛身匿跡,不知去向。誰知三年之後,這位姓馬的演員竟又來要求大鹽商再搞一次對峙性的比較演出,一演,他竟變成了一個惟妙惟肖的活嚴嵩,把姓李的演員比下去了。問其究竟,他說了三年來令人感動的一段經歷:

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聞今相國某者,嚴相國儔也。我走京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相國於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為師也。

最新小說: 想成為英雄的靈能力者 末世蟻皇 快穿系統:任務做完我就走 星際女王是全能 惡毒親媽跑路,反派崽們跪求原諒 八零寡嫂誘他成癮後,前夫回來了 快穿:炮灰反轉計劃 快穿BGM:這個男人很難搞 反派:主角,你缺個結拜兄弟! 我家宿主又在翻牆 一人之下里的愛情公寓 追殺遊戲:我有一雙不可視之眼 我在星際靠制符發家 穿越獸世成聖雌,五夫臨門美滋滋 我有放大神器 天下寶鑑 [綜]蝴蝶效應 重生末世:大佬又美又颯 重生八零當寡婦,虐渣致富兩不誤 月老養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