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對應的方向並不是什麼核心重點方向,沒有那麼多資源支援兩個院士。
這才是她沒有評上院士的根由。
還有歐陽志雲也是如此。
他所在的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現在有7名院士,其中6位是華夏院士。
他的研究方向與傅伯傑院士、朱永官院士等其他院士存在較多的重複。
而且歐陽跟傅院士和朱院士年紀都差不多,比傅小,比朱大。
所以拿著海對面的院士和國內比較沒有任何意義,否則顏寧也不會在不久前宣佈回國了。
像海對面的馬斯克也當選了科學院院士,換在國內小馬哥、雷布斯當選院士,你猜猜輿論會怎麼樣?
還有2020諾貝爾化學獎幕後的撕逼,那才叫精彩.
所以還是那句話。
華夏的科研圈問題並不小,並且客觀存在——比如徐雲上輩子之所以從成飛離職,很大原因也是因為搞科研吃不起飯。
但另一方面。
這個問題遠遠沒有達到與制度、或者說【這個國家沒救了】掛鉤的高度。
更不存在所謂國外更加開明的說法。
現在很多人的方式其實是這樣的:
在國內帶工具人搞研究,發一些頂級期刊,積累所謂的底蘊。
然後以此為跳板出國,到國外擔任教授,接著過幾年,再以這個履歷回國得到更高的待遇。
好了,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與侯星遠聊完後。
徐雲便跟著幾位大佬回到了大廳,與早就等候在此的那十多位院士逐一打了招呼。
隨後在季向東的帶領下。
眾人從特殊通道來到了貴賓停車場,依次上車。
再往後,便是枯燥的行路了:
大巴先將眾人送到了動車站,眾人搭乘動車抵達PZH,再說PZH休息了一晚。
次日一大早。
再由等候在此的另一輛大巴開向了木裡縣。
十多個小時後。
大巴停到了一處隧道附近。
看著矇矇亮的天空,季向東忽然轉過頭,朝徐雲等人一笑:
“歡迎各位來到.”
“錦屏地下實驗室。”
注:
加更開始,萬字更新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