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以及電磁相互作用。
用力來描述。
就是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引力。
其中強核力和弱核力只在原子和亞原子.也就是中子、質子到夸克的尺度間起作用。
所以在宏觀世界,你是不會察覺這兩種力的。
所謂強核力,是指透過膠子像膠水一樣把夸克捆綁(粘)在一起形成中子和質子。
弱核力是推動影響放射性衰變,使一箇中子衰變成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
搞過蘑菇彈或者被蘑菇彈炸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核裂變就是是一個放射性衰敗的過程,較重重原子核分裂成較輕原子核,從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
所以核武器主要是和弱核力相關。
《聖鬥士星矢》裡所謂的小宇宙,本質上也是指弱核力。
所以那句“燃燒吧我的小宇宙”,也可以喊成“衰變吧,我的弱核力”。
另外黃金聖鬥士的光速拳,本質上也是光子交換咳咳,還是不毀童年了。
強核力和弱核力由於作用效果很短,所以也叫短程力。
而萬有引力與電磁力則可以在宏觀中體現,因此叫做長程力。
早先提及過。
電磁相互作用的概念涉及度很廣很廣,彈力、摩擦力以及所有生物系統中的力,都是電磁力的宏觀體現。
目前唯一不會發生電磁相互作用的微粒只有中微子,屬於絕代孤例。
所以.
微粒間想要檢測電磁相互作用其實並不容易。
尤其是在物件換成孤點粒子這個特殊微粒後,難度更高上了無數倍。
畢竟潘院士所說的是沒有經過基態化處理的孤點粒子,通俗來講就是沒有‘實體’。
所以想要檢測孤點粒子的電磁相互作用,就必須要用到其他一些外物了。
比如說.
陸朝陽所提到的共振放大。
共振放大的核心思路,其實和卡文迪許扭秤幾乎無二。
也就是把量級很小的現象,透過某些介質放大成可觀測的狀態——只是卡文迪許扭秤是肉眼,而前者針對的是裝置。
在得到徐雲的一致意見後,陸朝陽又撓了撓腦袋:
“思路倒是定了,不過這玩意兒該怎麼放大呢.要不咱們搞個源質量的單片出來?”
徐雲沉思了幾秒鐘,餘光在掃到二代光源通道的時候忽然眼前一亮:
“陸教授,伱說咱們從自旋入手怎麼樣?”
隨後他伸出兩隻手的食指,做了個平行的手勢:
“您看啊,電子的自旋不是平行的就是反平行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