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空間望遠鏡能的極限視星等,有相當部分受到了大氣汙染的影響。
這裡的汙染可不是指某個地區的工業汙染,而是上百年人類總體工業的汙染程度。
因此在1851年,徐雲能借助多多羅望遠鏡看到視星等+26左右的天體倒也正常。
+26啊......
想到這裡。
徐雲的小心臟忽然又砰砰砰的跳了起來。
按照他原先的猜測。
神王星這顆神秘的X行星即使真的存在,它的視星等多半也不會低於+20——因為神王星的直徑是可以提前計算出來的,必然是地球的數倍。
當然了。
這裡的計算並非指1850年的高斯,而是後世模擬軌道方程計算出來的理論值。
同時呢。
星球的直徑和星球反照率又有一個比值,可以確定出視星等。
反照率最大是1,最小可以小到極限,不過一般最低最低都是百分之一點幾。
因此即便是按鬩神星、塞德娜之類的反照率來計算,神王星的視星等應該也不會太低。
而眼下它的性質又違背了這個‘常理’.......
想到這裡。
徐雲的腦海中驟然冒出了一個詞:
暗澹天體。
暗澹天體,是指接近或者超過30視星等的星體。
這些天體還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些灰暗的星系,叫做暗澹星系。
而這些暗澹星系,大多都是宇宙中最早形成的......
第一代星系。
其中比較具備代表性的有Segue1,Bootes I,Tua II,Ursa Major I這些,都在銀河系周圍。
這些星系的年紀都超過了130億歲,而目前已知宇宙的年紀是138.2億歲。
這些星系也是後世一種叫‘冷暗物質’模型的論點支撐,即非重子暗物質的框架體系。
例如軸子等等。
不過2020年底大規模的軸子驗證實驗最終得到了零結果,意味著軸子即使存在,也比過去預測的更難探測,因此現在有相當多學者對軸子的存在很沒有信心。
而眼下這顆神王星若是暗澹天體......
固然它的年紀自然不可能與其他暗澹天體相比,但它是否有可能會記下其他一些遠古的資訊呢?
畢竟......
神王星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一般來說。
最初所有恆星都是從形成恆星前的星雲中形成,該星雲將物質吸引進來。
外部區域仍然很冷,無定形矽酸鹽、碳基化合物和冰都聚集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