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諾斯被封為了天王星的別名。
克洛諾斯是土星的名字。
宙斯則是木星的稱呼。
因此留給高斯起別名的神王人選,只剩下了北歐神話的三代神王。
當然了。
如果用高斯的高來命名也不是不行,畢竟高斯也算是數學界的神王,但那就成高王星了......
“別名啊.......”
聽到徐雲這番話,高斯只是稍加思索,便很快給出了答桉:
“就叫它奧丁吧。”
徐雲聞言,童孔微不可查的一縮。
這是巧合嗎?
早先提及過。
後世BSC那臺推匯出的環系天體通式的超算,同樣也是叫做奧丁.......
隨後徐雲輕咳一聲,儘量讓自己的表情看上去正常一些。
繼續對高斯問道:
“高斯教授,您能讓我看看神王星的觀測記錄嗎?”
高斯點點頭,從操作檯上拿起了一疊很薄的檔案,遞給徐雲:
“兩萬五千多張的影象,就只有這七張上能夠隱約找到神王星的痕跡。”
徐雲順勢接過,放在掌心看了起來。
高斯交給他的摺疊檔案已經被臨時修訂成了一本簡易小冊,每頁的某個位置上都被畫上了一個紅圈,紅圈內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某個特別小的光點。
與此同時,高斯則在補充解釋著篩選原理:
“我們透過星球軌道和其他資料推匯出神王星的軌跡後,便以真近似角去反推了它的理論位置。”
“也就是某月某號它應該出現在哪裡,理論上會被哪家天文臺記錄下來,接著去翻找那天的觀測記錄。”
“只是神王星離地球實在是太遠太遠了,即便是施密特望遠鏡觀測起來也非常吃力。”
“同時天文臺也不可能那麼湊巧的在對應的當天剛好拍攝到那塊星區,因此翻找起來並不容易,最後也只能找到這七張影象。”
徐雲很是理解的點了點頭。
早先提及過。
望遠鏡的口徑則有一個經驗公式,可以方便的計算出望遠鏡的極限星等ml。
&nl=2.1+5lgD。
其中D為望遠鏡的口徑以毫米為單位的值,lg為取對數。
例如塞德娜的視星等為+18.9星等,只要你找對位置,後世用一臺9.25英寸施密特卡塞格蘭式望遠鏡加CCD相機就能找到它。
神王星的亮度必然要比塞德娜低一些,但1851年各地天文臺的望遠鏡口徑卻也遠非後世普通天文愛好者的裝置可比。
同時200個天文單位折算成光年,也就等於0.00316上下。
說它是在太陽系外軌道,實際上也就是在高速路口的檢查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