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走進不科學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獨(感謝王訾、grandpe大佬打賞的盟主!)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獨(感謝王訾、grandpe大佬打賞的盟主!) (第9/10頁)

但它卻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兩漢時期等級最高、中國年代最早且唯一的一枚皇后璽印。

璽體為正方形,鈕為高浮雕的匐狀螭虎;璽面陰刻篆書「皇后之璽」4字,字型結構嚴謹大方。

該璽是1968年被當時還上小學的孔忠良在XY市狼家溝水渠旁撿到的,此地在呂后與劉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約一千米的陵園之內,因此有專家推測可能是呂后的佩印。

另外根據三國志記載。

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同時三國志在這段引用的是韋昭的《吳書》,是吳國的官方史書。

這段描寫也是玉璽形貌最早、最重要的記載。

一漢寸等於2……其中方圓指的是周長而非邊長,也就是傳國玉璽的尺寸大概就2—3厘米。

另外和氏璧的厚度也能作為相關證據。

'壁'在古代是一種扁平型的玉器,中間有個小孔。

爾雅·釋器有云:

【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指的是邊,好指的則是孔,邊為孔徑的兩倍便是璧。

具體各位可以搜尋商朝玉聯璧或者漢代青玉玉環玉璧的圖片看看。

也就是說。

卞和的那塊玉石被開啟後,楚文王派玉人打磨成了扁平的'壁',進行了一創。

接著秦始皇把'壁'再摳出了玉璽,屬於二創。

因此玉璽的厚度就被固定了。

截止到20222年,華夏出土最厚的'壁'也只有兩厘米左右。

當然了。

再厚的玉器不是沒有。

但它在古代叫做玉琮,和'壁'是兩碼事——華夏古代禮樂的記載極其嚴苛,不可能會犯把玉琮叫成'玉壁'的失誤。

目前秦漢出土的玉印邊長最長的就是上頭提及的皇后玉印,其次是滇王金印和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玉印。

劉勝的玉印邊長為2……7厘米,滇王金印也不過每邊長2……4厘米,印身厚0……7米,通紐高2厘米,重90克。

因為那時候的印章是蓋在封泥上的,類似西方的火漆,清代玉璽在竹簡的年代根本沒法用。

實際上。

玉璽是在造紙術發明後才越做越大的。

又比如魯國故城乙組52號墓中出土的一塊大玉璧,外徑32……8厘米、孔徑11……6厘米,但厚度才0……6厘米—0……7厘米。

而這塊育碧,已經目前為止戰國時期最大的玉璧了。

因此真正的漢制傳國玉璽,遠遠沒有影視作品裡那麼大。(還有一種說法是玉璽用的藍田玉,那大小就不受厚度影響了,但和氏璧→傳國玉璽是接受度最高的一種說法,我採用的也是這種)

「傳國玉璽啊……」

看著手中的玉璽,徐雲的心緒前所未有的複雜。

當然了。

這股複雜糾結要不要自立為王啥的沒關係。

而是作為一名華夏人,誰沒有玉璽情節呢?

這種情節和迷信「天命」無關,而是一種刻進了血脈裡的禮樂傳承。

透過玉璽。

徐雲彷彿看到了遙遠的歲月之前,一位又一位皇帝立於丘壇,帶領先民向天祈福,周圍編磬、編鐘、鎛鍾齊名,東南燔牛,特西南縣天燈,煙雲縹緲,燭影採紅……

最新小說: 超級計算機智慧系統 npc太軟,玩家大佬紛紛淪陷 邪佛恐怖 小麒麟的世界之旅 咒禁山海 快穿攻略:黑化請謹慎! 九龍奪嫡,從穩健皇子開始吃瓜 末法天地長生仙 五年後,她攜三個奶團掀翻豪門 重生後,誓鑄人類科技榮光 主神她又做好事了 快穿我宿主貌美如花 穿成嚮導,被六個頂級哨兵盯上了 無賴皇帝狐狸後 末世之最強軍團 快穿之反派boss總追我 帶著軍團闖末日 誰教你這麼當兄弟的 快穿:硬核管家,專治霸總癲公 派瓦進行幻想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