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走進不科學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獨(感謝王訾、grandpe大佬打賞的盟主!)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獨(感謝王訾、grandpe大佬打賞的盟主!) (第6/10頁)

一枚方形物件緩緩從袋口而出。

這是一枚正方形、長寬都只有三厘米左右的白玉小塊,左上角有個被鑲著金邊的小缺口。

而在白色小塊朝上的一面刻著五條糾纏在一起的小龍,同時赫然寫著八個細微但徐雲卻看的一清二楚的漢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國寶裡,有兩件文物最為特殊。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

它們的位次都要高於蘭亭集序帖和《永樂大典》,牢牢佔據一二把交椅。

其中第一是神秘的九鼎。

華夏曆史上最早的九鼎傳說來源於夏朝,至於先秦典籍中關於夏人鑄鼎的說法,最早可見於《左傳·宣公二年》。

書中記載了著名的楚子問鼎的歷史事件,王孫滿回答鼎的來歷之時,就明確指出是夏人所鑄:

【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左傳·宣公二年》】

九鼎這玩意兒有個很神奇的特性,用網文的話說就是,它竟然可以自動認主。

夏人不行了,就跑到殷人那去。

殷商不行了,就去了周人那裡。

這就是所謂的「不遷而自行」。

不過一直以來。

九鼎都頗具傳奇乃至神話色彩,歷史上明確的記錄很少,而且文獻之間的記錄時常會有所衝突。

舉個例子。

九鼎的鑄造者到底是大禹還是夏啟,至今都沒有一個定論。

比如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中明確指出九鼎為大禹所鑄,也就是那句很有名的【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司馬遷以其著作的影響力,將這種說法流傳後世,此後諸多史家也沿襲此說。

可《墨子·耕柱》確認是夏啟:

【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是使翁難雉乙卜於白若之龜,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以祭於昆吾之虛。】

另外最早記錄九鼎的《左傳·宣公二年》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夏之方是誰,但在古代文獻中幾乎存在這麼一個慣例:

就是如果言及夏人做什麼事情,但卻沒有明確具體物件的時候,這個人一般都指的是夏啟。

國內甚至有兩位歷史教授因為這個看法分歧撕逼了十多年,甚至在研討會上大打出手。

除了鑄造者外,九鼎去了哪裡也爭議極多。

九鼎去向的猜測在數量上甚至是《永樂大典》猜測的數倍,而且都是古籍所記。

可以這樣說。

截止到目前。

九鼎除了數量確定是'九'之外,沒有一個資訊是有定論的。

甚至'周鼎'和'九鼎'是不是一個東西都依舊具有爭議。

因此很多人認為九鼎其實不存在,是虛構出來的器物。

但即便是那些認為九鼎不存在的人,也無法否定九鼎在華夏文化的地位和特殊性。

當然了。

以上的這部分人指的是單純認為九鼎為虛構的專家或者相關愛好者,不包括那種跟著西方認為夏朝不存在所以沒有九鼎的傻X。

而除了九鼎之外。

排在第二件的那件寶物嘛,自然便是……傳國玉璽。

最新小說: 我是諸天救星 重生之末世女王 神秘復甦之開局駕馭貞子 靈異半世鋪 快穿之如夢人生 快穿年代:身嬌體弱有人疼 最強快穿:男主送上門 尋戲三國 神話征服者 企鵝電影會員大穿越 超級科技試驗田 開局透視眼撿漏,九個女總裁為我殺瘋了 在靈異文宣傳科學後,鬼怪破防了 萬界第一進化路 末世廢土,開局解鎖狗頭q技能 生物大神闖天下 綜漫入侵:我能汲取別人能力 重回七零,搬空養父母家庫房下鄉了 快穿女配總想幹掉男主 狂龍奶爸:剛出車站被小女孩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