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資料的分析,單靠人力很難解決。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是說你喊兩句口號,靠著一腔熱血就能把它給衝過去的事兒。
因此很自然的。
徐雲便想到了巴貝奇和阿達這對組合。
說實話。
縱觀整個19世紀,哪怕是巴貝奇和阿達自己,恐怕都不知道他們在搞的是一場什麼樣的事業。
他們的思維太超前了,超前了足足一百年,與整個時代都出現了斷層。
用某個紅毛的話來說,那就是不該存在於這片古史的產物。
他們以為自己做的是登山靴,翻過一座小山後面前出現了懸崖,便惋嘆走到了斷路。
但只有徐雲才知道。
他們創造的其實是一對翅膀,廣闊的蒼穹才是他們真正的航路。
因此他請出高斯和法拉第擔保,從三一學院那邊拿下英鎊的投資額度。
一個是當今數學第一人,另一個是當今物理第一人,完成這任務實在是太輕鬆不過了。
這就相當於在後世,某天丘成桐和楊老聯名找到一所學校,說你給萬經費我試著找到第九大行星,不一定成功但也不一定失敗,做伐?
開玩笑。
別說什麼清北交復或者985211了,連萬州烤魚學院都分分鐘能拿出來這筆錢。
視線再回歸現實。
看著表情有些‘喪“的巴貝奇。
徐雲微微一笑,又跟多啦A夢似的從身上抽出了另一份檔案,遞給巴貝奇:
「巴貝奇先生,您先看看這個再說。」
巴貝奇一臉疑惑的接過檔案,下意識的掃了幾眼,目光便離不開它了:
「這.....這是......」
一旁的阿達見狀也連忙湊了過來,沒幾秒鐘也陷入了與巴貝奇一樣的狀態。
勒芙蕾絲伯爵則安靜的坐在一旁,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巴貝奇面紅耳赤的...學習。
徐雲也沒打攪他們,就這樣在位置上等待了起來。
後世的徐雲是個純純的電腦小白,在電腦方面的知識儲備並不多。
也就勉強知道個顯示卡開頭越大越好,3060大機率是礦卡云云。
至於電腦技術方面嘛......
會個F12改動審查元素,會個Ctrl+C複製文字,其他就沒了。
哦對了。
還有也知道電腦要是黑屏可能是記憶體條鬆動,嗯,然後真沒了.......
但如果說起分析機,他還是多少知道一些的。
因為這玩意兒在diy圈中非常有名。
從原理上來說,它最開始考慮的是整數的平方數。
比如先列出一行數字:
1、4、9、16、25、36、49、64等等。
小學生都能看出來,它們的規律是一到八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