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經驗叫做穀神星。
穀神星於1801年被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皮亞齊希臘神話中的“豐收女神”對它命名,稱為穀神星。
但後來皮亞齊因病耽誤了觀測,從而失去了這顆小行星的軌跡。
所以無奈之下。
皮亞齊將自己以前觀測的資料發表出來,希望全球的天文學家一起尋找。
收到訊息後,高斯透過以前3次的觀測資料,便輕鬆計算出了穀神星的執行軌跡。
奧地利天文學家奧爾貝斯根據高斯計算出的軌道,最終成功地發現了穀神星。
這種方法還被高斯發表在了其著作《天體運動論》中,類似的還有智神星。
雖然如今高斯已經73歲高齡,並且只有五年的壽命,看上去已經走到了人生末年。
但根據後世的大量文獻記載。
高斯這人的晚年與老蘇有些類似,屬於前一段還顯得很活躍,但短期內忽然就惡化的情況。
他在1851年9月的時候還計算出了外海王星天體的軌跡,並且全程獨立完成,要直到1853年10月左右才會開始極具惡化。
因此請他來一趟還是不難的。
總而言之。
有了這麼多位數學大佬來做工具人,冥王星的觀測過程若還有意外發生,徐雲當場就把那柄斧頭吃掉!
這次真吃!
辦公室裡。
看著面前密密麻麻的名單,法拉第不由與韋伯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從彼此眼中看出了相同的想法:
這活兒能接!
先前提及過。
高斯是法拉第的狂熱書友,歷史上他為了追更法拉第,甚至還親自上門寄過刀片.....
而韋伯呢,則是高斯僅有的兩位好基友之一。
韋伯和高斯的關係好到了什麼地步呢?
他倆一起發明了世界第一個電話電報系統,一起發明了地磁儀,一起繪製出了世界第一張地球磁場圖。
為了紀念他們的這段成就。
萊比錫公園在後世還立了一座韋伯和高斯的雕像。
二人雕像中韋伯立於地面,高斯則坐在砷石椅上,二人談笑風生,邊上五十米就是公園靶場......
後來高斯甚至還想把女兒嫁給韋伯,在高斯的自傳中還寫過兩人互相搓背的事兒。
當年徐雲讀研的時候,組內還有一個老汙婆自稱發現了秘密:
高斯在互相搓背後就把女兒嫁給了其他人,說明韋伯很可能某些部位要低於平均值.......
後來那位老汙婆嫁了個好老公,早些年聚會的時候文靜的不行,絲毫不見當初男人婆的模樣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因此在眼神交流過後。
法拉第很是痛快的一點頭,對徐雲道:
“沒問題,羅峰同學,晚飯後我就撰寫電報給弗里德里希。”
“名單上的人我不敢說全部邀請過來,但至少六成...不,七成還是有把握的。”
徐雲很是理解的點了點頭。
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