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工業領域裡說到爛大街、但同時也是最戳人心窩子的詞。
如今國內的普通數控機床發展的已經算是還行了,勉強稱得上不受制於人。
小日子過的不說特別紅火吧,至少還算舒適,吃口飯還是不難的。
但在高精度和多軸聯動的高檔數控機床,華夏和世界一流的差距就有些大了。
比如目前世界排名前20的機床品牌,沒有一個來自國內。
本土在機床上的差距,是從數控系統,基礎材料等全方位的落後。
而且這個落後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不存在彎道超車,只能長期大量資金大量人才的投入才能取得進展。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自然還是那些禁令,細說起來足夠這本書寫到200萬字,此處便不多贅言了。
當然了。
這裡的差距主要指的是民用領域,不包括軍工。
因為軍工領域是不惜成本的投入,是可以賭低機率的:
我要1毫米誤差,那我大可以做10個,100個。
裡面只要有1個誤差正好就行了,其他的可以扔掉。
但民用卻不行。
在民用領域中,你做100個必須有99個達到這個誤差,否則你單個去賣100倍的價格?
如今喻元勇他們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裝置的精度不夠,普通機床加工不可能做到,唯一的法子就是搞一套模具進行鑄件鍛造。
但這套模具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出來的,你得不惜不惜代價的去賭運氣才行。
除非你是歐皇附體,一發入魂,否則一套模組沒個大幾千萬不可能下得來。
很明顯。
這是一個有些令人頭疼的僵局。
見此情形。
林振華沉吟片刻,說道:
“諸位,俗話說得好,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所以我看這樣吧,咱們先把精度的問題暫且擱置,爭取把過渡金屬的工業化方案給涉及出來,大家意下如何?”
徐雲等人見說對視一眼,齊齊點了點頭:
“沒問題。”
而就在眾人開始準備合作之際。
林振華側過身子。
緩緩撥出一口濁氣的同時,也在心中做下了某個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