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後,臉上的笑容立時真摯了幾分。
莫頓.格羅比。
這是當初田良偉給他選定的審稿人,在Proof環節中幫過他不少的忙,很多語義便是他幫忙修改的。
雖然沒機會線下相見,但徐雲對於莫頓.格羅比一直抱有很不錯的觀感。
因此聽喻元勇這麼一說,他瞬間便感覺對方親近了幾分。
看著沒一會兒就勾搭上的兩人(?),林振華輕咳一聲,問到:
“小喻,裝置研究做的怎麼樣了?”
喻元勇聞言表情一正,眼中閃過一絲凝重,說道:
“林廠長,科大傳來的資料我們研究過了,不得不說,Nutrien這個公司確實有幾分本事。”
“我們突破了其中幾個初始關卡,但有些環節則遇到了大**。”
“比如IR譜圖和MS譜,實驗室水平不用多說,誰都能達到完美效果。”
“但在工業產能方面,Nutrien裝置的最大峰值能達到3.384,而我們模擬出的最大數值只有2.992。”
聽聞此言。
一旁的徐雲亦是嚴肅的點了點頭。
實話實說。
Nutrien也好,花王也罷。
這些外企噁心歸噁心,但在技術力方面還是必須要重視的。
經營手段和技術水平是兩個概念,不能說對手不像人,就把它們的一切都完全否定。
正視差距然後彌補差距,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動不動就‘贏麻了’的精神勝利法,用多了其實是沒多大意義的,有些時候甚至可能會產生反噬效果。
隨後林振華想了想,對喻元勇道:
“小喻,你說的這些技術壁壘,在短時間內有沒有突破的可能性?”
喻元勇沉默片刻,說道:
“很難,目前的進度卡在了過渡金屬催化和定向環化這兩個問題上。”
“前者相對要簡單點,這個技術的應用難度主要在於技術層面,也就是突破後不需要其他一些特殊裝置進行輔助就能直接應用。”
“但定向環化......這就比較困難了,它屬於裝置要求大於技術難度的情況。”
“想要將其運用在生產裝置中,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引導裝置,但這種裝置的精度是咱們目前很難達到的一個級別。”
林振華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硬體裝置,這是他絕對的專業領域:
“精度要求多少?”
喻元勇微微嘆了口氣:
“0.004,最少。”
“0.004啊.....”
林振華呼吸略微停滯了半拍,不過很快便恢復了正常。
裝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