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性菌產生外毒素,陰性菌產生內毒素。
因此革蘭氏陽性菌, 一般會引起化膿性的病變。
其中很典型的就是王越當初得過的菌血症,以及正常軌跡必然會出現的膿毒血癥。
至於陰性菌雖然也會引起菌血症和敗血症,但一般都是在腹部、膽道和噓噓道出現。
當然了。
兩類細菌在歸類時才需要透過革蘭氏染色法染色,高倍顯微鏡下想要看到某些類別的細菌還是不難的。
隨後徐雲動手指了幾個外觀比較明顯的菌體,例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等。
形狀基本上一看就能認清。
畢竟老蘇雖然畫的很認真,但手繪終究是手繪,還原度是個無法避免的問題。
尤其是與後世的影像相比, 老蘇拓繪的影象確實不夠清晰,只能優先選擇那些特徵明顯的細菌介紹。
話說回來。
有機會倒是可以搞出鉛筆,發展一下素描繪畫。
畢竟和傳統水墨畫相比,素描繪畫的還原度明顯是要高很多的。
要是技藝精湛, 畫質甚至可能無限接近還原。
“葡萄球菌......”
王越重複了一番這個名詞,盯著圖紙上的影象看了好一會兒。
彷彿要將它燒錄在自己心中一般。
隨後轉過頭。
與自己的弟弟對視了一眼。
雖然他們只是武將,眼界有限,不像老蘇那通達。
更做不到從時代性的角度,對顯微鏡進行價值判定。
但作為菌血病的親歷者以及一線將領,他們很清楚一件事:
糞水這東西在戰場,幾乎是個無法抵禦的究極大殺器。
遭遇戰中,糞水常常抹到刀槍或者箭矢上,效果比很多毒藥還猛。
敵方中之基本必死,最好最好的情況,也是病癒後成為廢人一個。
而守城戰中,守方則會將屎尿用鍋燒熱,配合滾石倒下。
屎尿中有很多耐高溫菌,百度之下都能存活30秒以上,還有一些則會以芽孢的形式繼續存留。
因此中者先是會被燙傷, 接著便會化膿病發, 十人中能活下一人都算是奇蹟了。
這種糞水武器還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
金汁。
順帶一提。
金汁,這也是華夏文明歷史上的特殊武器之一。
歐洲那邊使用的大多是瀝青,目的是透過鐵甲的導熱燙傷敵人,沒有生物方面的後續傷害。
總而言之。
若是軍器局能透過顯微鏡進一步探究大腸桿菌的特性, 說不定便能製備出更優秀的藥物!
畢竟大蒜素雖然效果極佳,但它的儲存時間還是太短了。
偶爾應應急還行,但很難做到大規模的普及以及應急使用。
朝廷若是能研發出效率更高的藥物,甚至可能會對西線的戰局產生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隨後徐雲又做起了老師,簡單的和老蘇等人介紹了一些基礎概念。
並且與先前製作透鏡時一樣,一些概念他再次選擇了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