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眾人除了幾位僕役外,基本上都看過了目鏡。
比起進行觀測之前,此時院內的氛圍無疑要凝重的多。
驚訝、費解、甚至恐慌。
這些表情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了每個人的臉上。
其中那位名叫林淮南的數學家,在離開顯微鏡後,甚至一屁股癱坐到了地面上。
一臉世界觀坍塌的模樣。
徐雲對此倒並不意外,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情況,畢竟不是人人都有一顆大心臟的。
按照正常的軌跡。
後世在列文虎克發現了微生物並且公佈後,同樣有不少人呼喊著‘真理凋亡’,還有少數人崩潰的發瘋或者選擇了自殺。
畢竟對於那個時期的人們來說。
得知螞蟻、昆蟲甚至自己,都是由無數細小微粒組成的真相後,能平和接受的才是少數呢。
在宏觀認知都尚未明確的時期,你告訴他們微觀概念,這完全是一個有些超綱的知識。
就好比在21世紀。
你忽然發現身邊的一個好朋友其實是高維數碼人,他還在你面前嘩啦啦的變成了資料碎片消失了。
試問有幾人能承受住這種衝擊?
在列文虎克那個時期,甚至還是靠著新教出手,透過自身的權威性來穩定了民眾情緒。
否則按趨勢發展下去,微生物學說引起的震動會更大。
當然了。
可能有些同學會問:
不對吧?
新教怎麼可能這麼開明?他們不是專門燒人的嗎?
噔噔蹬蹬。
科普時間到。
實話實說。
在近代科學發展的初期,新教或者說教廷,其實是出了不少力的。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伽利略被迫害的故事,也聽說過哥白尼被燒死,但內中緣由其實和科學基本上沒多大關係。
首先說說哥白尼被燒死的事情。
首先呢。
這個壓根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哥白尼在歷史上是正兒八經的壽終正寢,真正被燒死的是布魯諾。
其次,布魯諾的死因也和為科學獻身沒多大關係——他壓根就不是個科學家,甚至他連日心說都是在跑路的時候聽說過的。
其實吧。
布魯諾還是個牧師來著,只不過他信奉的是赫爾墨斯教派。
他對於日心體系的支援,根源便在於赫爾墨斯主義的深刻影響。
赫爾墨斯主義是一種古老的宗教,帶有強烈的神秘主義、泛神論和巫術色彩。
這種宗教反對三位一體,所以在當時教廷的判定中這是一種異端邪教。
這種宗教崇拜太陽,而哥白尼體系正好迎合了這種要求。
所以機緣巧合之下,布魯諾就和它對上了眼。
除此以外。
布魯諾沒有學習過任何天文知識,一些基礎常識都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