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
有些時候不太完備的概念,在古代背景下反而可以更省力,更容易被理解。
可徐雲沒想到的是。
老賈等人在經過幾日苦算之後。
竟然硬生生的觸及到了當初自己所說的第四層,也就是麥克斯韋領域的概念!
誠然。
老賈等人只是很小很小的觸碰到了這個領域,後頭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就好比在高考全國卷中,你透過某個公式推導,意外成為了全國解開數學最後一題的唯一一人。
但除此以外,你所有的數學題目都不會做,所有的科目都只有二三十分。
因此從知識架構的角度來看,這個解題其實沒啥用,你連職高都考不上去。
想要真正掌握相關概念,還得去學最小光程、半波帶法、擾動貢獻表示式等一大堆的東西。
但另一方面。
你也確實解開了那道題,那道很多考生可能連大學畢業都解不開的題,出題組的葛x大爺只是想單純的虐人而已。
這是不可忽視的成就,並且具備一定的現實價值:
在這種話題度下只要你想,去開個自媒體號也是能變點現的,賺多賺少而已。
所以老賈他們就是這麼個情況:
他們具備了這個“話題熱度”,但不知道能創造多少的價值。
如果是正常情況,老賈他們大機率只是曇花一現,一如當初那個說“杭高人眼裡沒有難的試卷”的林歡。
但問題是.......
更忘了,老賈他們身邊還有徐雲這個大掛壁在呢。
誰知道今日的一簇火光,未來是否可能化為烈日?
想到這兒。
徐雲的心緒不由再次澎湃了起來。
從老賈等人表現出來的能力來看,他們對知識的認知度顯然要超過自己的預料。
在本土歷史中。
基爾霍夫衍射理論,要在十九世紀末才會被正式提出,或者說被補全。
如今的公元1100年雖然說是公元十二世紀,但時間線上來說只是卡在兩個世界的交接年份而已。
因此可以這樣說。
老賈等人領先了歐洲整整863年,先一步提出了透鏡衍射的部分概念!
透鏡衍射。
這是一個彈性非常大的領域。
它可能默默無聞,也可能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徐雲不知道它未來會對這個時間線的華夏曆史產生什麼變動,但至少他可以肯定.....
望遠鏡和顯微鏡,眼下都可以開始製備了。
.......
注:
晚點還有,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