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很多人想必都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
古代沒有熱島效應,所以古時候的夏天要比現在涼爽很多。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表述。
因為如今我們正在處於明清小冰期的結尾,相對付歷史上的暖和期來說,我們如今的天氣其實是很寒冷單調的。
哪怕有熱島效應的‘增持’,實際上與暖和期相比,溫度依舊不會高多少。
比如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就做過一個赫赫有名的竺可楨曲線,也是目前研究古代溫度的權威圖示。
從曲線中可以看出,隋唐、北宋時期的溫度要比其他時期高很多。
國外其實也做過類似的溫度統計,比較有名的就是格陵蘭島曲線。
也就是透過研究格陵蘭島原始冰川中冰樣本的含氧量,對對應年代進行測溫。
令人稱奇的是。
竺可楨曲線和格陵蘭島曲線的製作過程幾乎沒有任何交流,但二者的很多節點卻都驚人的一致。
也就是說。
過去的某些溫度變化,其實是全球性的氣溫危機。
眼下正處於夏天,從表格上可以查閱得出,汴京的溫度大約在35.3度以上,堪比後世的四大火爐。
因此徐雲想要練功,必須要換上一身相對透氣或者西漢的衣服,否則估計功沒練成,人便給悶死了。
好在徐雲已經算是蘇府的門客,待遇和話語權方面要比僕役高了很多。
因此一刻鐘不到,徐雲便換上了一身半臂...也就是短袖的麻葛服飾。
隨後在王稟的引導下,徐雲開始了.......
扎馬步。
沒錯。
扎馬步。
“劍之一道,神外現於劍,而魂則歸於步法,下盤不穩,便容易頭重腳輕。”
只見此時此刻,王稟正雙手負於身後,恢復了先前冷麵的模樣,對著徐雲侃侃而談:
“而步法,又分為馬步、並步,歇步,僕步,交叉步,虛步等等,其中馬步乃是最基礎的法門。”
說著他又看了眼徐雲的下盤,微微頷首:
“小王,你已過了最合適學劍的年齡,想要將《來夫劍訣》入門,每日最少要扎半個時辰的馬步。”
徐雲聞言,眼角微微一抽。
在很久很久以前,早到徐雲讀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他曾經參加過學校的武術班。
如今兩輩子過去,他早就忘了武術班裡教過什麼、老師同學長什麼樣。
甚至連武術班是學校的興趣小組,還是要交錢的課外培訓班都不記得了。
但有個動作他現在都還印象深刻,並且大機率這輩子都忘不了。
那就是扎馬步。
這玩意兒基本上和騎腳踏車一樣,掌握了以後哪怕閉著眼睛都能想起來。
因此在王稟提出要求後,徐雲很快便做出了標準的動作。
當然了。
動作標準歸標準,但體力的消耗還是非常折磨人的。
大概只過了幾分鐘不到,徐雲的雙腿便隱約開始了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