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再回歸現實。
或許是對引力沒有直觀概念的緣故。
老蘇在聽完徐雲的解釋後,並沒有再去深入探究這股‘力’的由來。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全新的疑惑。
只見他將手掌張開,放到邊上小趙的身邊揮了揮,隨後看向徐雲:
“小王,按你所說,物體之間都會存在一股引力。
那麼我和小趙、小李靠的這般近,為何一點吸引力都沒察覺到?”
徐雲抬頭看了眼有些懵圈的小李和小趙,笑著解釋道:
“老爺,萬有引力乃是世間最最微弱的一類力,甚至要比夏日蚊蟲叮咬的觸感還低,因此您感覺不到才是正常的。”
聽到徐雲這番話,老蘇還沒反應,一直沒怎麼出聲的小趙倒是忍不住開口了:
“王...王公子,既然這所謂的‘引力’小到無法察覺,那麼你又是如何知曉它切實存在的呢?”
徐雲立時對這位捧哏投去了一個讚許的眼神,隨後他指著身邊一個組合好的簡易道具說道:
“當然是靠著這個。”
這套道具大約四五十厘米高,也是透過謝老都管找到的工具製成的。
先前老蘇在嘗試粉筆的時候,徐雲便是在鼓搗著這個玩意兒。
而能在短時間內被組裝完畢,這個道具的材料自然也不會複雜到哪兒去:
道具的主體是一個與後世不太一樣、但功能相近的扭秤——沒錯,扭秤:
現代扭秤的原型是在16世紀由英國皇家學會的米歇爾神父製作出來的,不過在此之前,各個古代文明都有一些比較原始的扭秤存在。
比如宋朝老蘇發明的扭秤。
當初老在監製水運儀象臺的時候,為了計算力矩,便設計了一臺可以精校的古典扭秤。
工具圖還被老蘇畫在了《紹聖儀象法要》裡。
而此時此刻。
這臺扭秤則被透過一根韌性很好的鋼絲系在了支架上,扭秤的兩端則放著一大一小的兩個鐵球。
鋼絲上有個精度不高、但可以正常進行反射的小鏡子。
沒錯。
看到這兒。
物理老師沒被氣死的同學想必已經猜到了。
徐雲這次要進行的實驗,便是後世赫赫有名的......
卡文迪許扭秤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