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往躺椅一靠,調笑道。
趙匡義“唰”地展開摺扇,搖頭晃腦道:“正所謂‘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此女容貌勝高氏女十倍,若是兄長見了,只怕也挪不開眼。”
趙匡胤嘲笑道:“去年高氏女和慕容延釗侄兒定親時,你可是偷偷在房中痛哭流涕,當時你捶胸痛呼‘痛失珍寶,猶如斷臂’。怎麼才過了一年,高家娘子在你眼裡就如此不堪了?”
趙匡義神色自若,笑道:“人終究要往前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高氏女眼拙看不上我,那是她沒福分。
也幸虧高氏女沒看上我,如今我才能和周娘子相遇。”
趙匡義俊臉流露光彩,整個人意氣風發。
“究竟是哪家周娘子?”趙匡胤狐疑道。
趙匡義張嘴想說什麼,眼珠轉悠了下,搖晃摺扇嘿嘿道:“等事情有些眉目,再透露給兄長不遲。”
趙匡胤撇撇嘴,對這自家兄弟的風流韻事不感興趣。
“對了兄長,今日回來可是有事?”
趙匡義走到蘭錡旁,取下襬放著的寶刀,“嗆”地一聲拔出,刀刃光寒照射在眼,當真是把好刀。
趙匡胤正色道:“今日我聽石守信說,連日來朱秀送老母入宮見太后,朱秀之母和太后談得來,二人時常在太平宮裡談論佛事。”
“噢?”趙匡義回頭看他,英氣的劍眉微挑:“兄長是擔心朱秀和太平宮走得近,察覺到兩年前皇帝受命寶之事?”
“不錯!”趙匡胤懊悔苦笑,“此事怪我,那日不知怎地,竟然膽大包天,偷偷取出皇帝受命寶撫弄....唉~”
趙匡義回刀入鞘,拎著寶刀踱了幾步,說道:“兄長是擔心,李太后和張規會在不經意間把當年之事透露給朱秀?”
趙匡胤道:“此事已過兩年,太平宮裡一直沒有動靜。李太后和張規應該不想追究,可萬一讓朱秀知道,我擔心他會稟報官家,一旦下旨追查,我趙家危矣!”
趙匡義也皺起眉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誰也不會懷疑朱秀的智慧和機敏,如果被他知道此事,他會怎麼做誰也不知道。
房間裡陷入安靜,兄弟二人皆是沉著臉思索。
趙匡義看看手中寶刀,眼眸一寒,喃喃道:“為今之計,只有在事發前,讓李太后和張規永遠閉嘴!”
趙匡胤悚然大驚:“你的意思....”
他喉嚨滑動了下,不敢說出口。
趙匡義冷冷道:“此事決不能拖延!趁著朱秀尚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想辦法制造意外,讓李太后和張規永遠無法把事情說出口!”
趙匡胤驚怔萬分,站起身道:“那可是一國太后....”
“前朝太后而已!”趙匡義不屑冷笑,“官家和她情分斷絕,就算出了什麼意外,官家也不會悲慟,更不會追究。我們手腳乾淨些,可保萬無一失。”
趙匡胤渾身發寒冒冷汗,喃喃道:“且容我想想....”
趙匡義慫恿道:“為了趙家周全,這個險必須冒!兄長在內殿直多年,在宮裡一定有相熟之人,你負責找人,我負責籌劃,定能做得天衣無縫!”
趙匡胤負手踱步,好一陣子,才下定決心咬牙道:“宮裡有幾個太監可用!但具體怎麼做,務必再三斟酌!”
趙匡義拍拍胸脯,笑道:“兄長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正說著,屋外響起韓令均的呼喚聲:“趙二!趙二!快跟我走!”
趙匡義眼一亮,拎著寶刀興沖沖出門。
“你去哪?”趙匡胤狐疑道。
趙匡義頭也不回:“辦件美事,兄長莫多問!”
“這小子....”趙匡胤搖搖頭。
和趙匡義商量一番,他心裡覺得踏實許多。
這個二弟年歲不大,卻跟朱秀一樣,是個多智近妖的奇異少年。
趙匡胤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都會找他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