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朱秀半閉著眼。
馬慶道:“侯爺花費大力氣,耗費錢財無數,在各地佈置情報網,可又不讓朝廷知道,這麼做究竟為何?
之前小人猜想,侯爺是要助官家和太原郡公推翻劉漢江山,可是現在官家已經開國登基,做了皇帝,侯爺也是大周朝堂響噹噹一號人物,用不著再這麼偷偷摸摸做事。
可若是有朝一日,讓官家知道藏鋒營和緝事司的存在,只恐帝心生疑,對侯爺不利!”
朱秀睜開眼愣住,馬慶這個問題,讓他始料未及。
馬慶小聲道:“大周朝當家做主的是官家,往後還有太原郡公,統一天下也是他們的事,侯爺畢竟是臣子,還是盡人臣本分就好....
小人是覺得侯爺為這天下操心太多,擔心侯爺熬壞了身子,到頭來反倒惹來禍事....
呵呵,有時小人甚至想,要是做皇帝的是侯爺該有多好,弟兄們為侯爺效力,就是為國家效力,將來也好為兒孫奔個前程....”
朱秀看著他:“這些想法,是你自己琢磨的,還是底下人都這麼想?”
馬慶忙道:“小人自己琢磨了些,和胡廣嶽、畢鎮海他們閒聊時也說起過,大夥都覺得侯爺再像以前一樣,瞞著朝廷私自培植勢力,太過危險了....”
朱秀沉默了,臉色有些難看。
馬慶慌張道:“小人說錯話,惹侯爺不快,小人該死!”
朱秀擺擺手:“你提醒得正是時候,這些問題,是我沒有考慮清楚,下去吧!”
“小人告退。”馬慶撅著屁股退走。
朱秀躺下,兩手枕著後腦勺,望著蔚藍天空怔怔出神。
馬慶的話讓他突然意識到,一直以來,他都沒有想清楚自己的將來究竟要何去何從。
離開滄州,是因為得罪劉承右不得已而逃命。
去到涇州雖說不是他的本意,但也算遠離開封朝廷,有史匡威照拂,他倒也混得風生水起。
招降畢鎮海、開辦鹽廠、組建藏鋒營、掌控彰義軍,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保命,為了抗衡劉漢朝廷而增強手中籌碼。
如今已是大周朝,對他威脅最大的劉承右早已魂飛魄散,他完全不用處心積慮培植勢力,安安穩穩當開國侯爺難道不香?
按歷史軌跡推算,如今已是五代末期,北方不會再有什麼大的戰亂,等到幾年之後,那場舉世震驚、影響深遠的兵變後,他就可以名正言順、隨大流順理成章投入趙宋懷抱,再混一個開國功臣完全不成問題。
平心而論,他跟趙匡胤的關係不如跟柴榮親密,交情甚至還不如跟張永德深厚,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以趙大耳的行事作風和歷史評價,他只要甘於俯首稱臣,結局一定不會差。
有這層門蔭照拂,老朱家在大宋朝照樣能顯赫一時。
朱秀眉頭擰緊,不知為何,一想到將來要投靠趙大耳,還要跪在他腳下稱臣叩首,這心裡就著實不是滋味。
有種濃濃不甘心、不服氣的感覺。
換作柴榮,他就完全沒有心裡負擔,稱臣叩首服服帖帖。
“趙大耳其實也不錯,當朋友可以,可要讓我跪下來磕頭,總覺得還差幾分意思,更別說將來還有那趙老三,什麼玩意兒....”
朱秀喃喃自語。
這兄弟倆如今在大周朝的地位完全比不上他,一想到將來,老朱家要向老趙家跪地臣服,世代效忠,這心裡就跟吃了蒼蠅屎一樣難受。
如果柴榮在位,駕馭大周這艘鉅艦繼續噼波斬浪一路前行,朱秀覺得自己可以心甘情願畢生效忠。
可如果歷史無可避免,柴榮終將英年早逝,這天下間難道只有他趙大耳一人能站出來收拾局面?
朱秀有些頭疼,闔上眼皮。
忽地,他勐地坐直身子,睜大眼睛,臉上表情很精彩。
他想到剛才馬慶都都囔囔說的話。
繼承大周江山的,除了趙大耳,難道就沒有別人?
比如....我朱某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