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府辦公房內,朱秀正在對良原、臨涇兩縣的農墾區進行最後的圖紙規劃設計。
這也是繼安定縣移民開發區之後,涇州境內最大也是最後兩處農墾開發區。
這三處以縣城為中心的農墾區開發完成後,涇州的耕地利用面積將達到歷史最高值。
此前涇州耕地、戶口最多的年份,是玄宗皇帝開元十年至二十年間,戶籍數一度達到一萬六千戶左右,人口逾八萬。
這組資料也代表著涇州二百多年前的輝煌。
如今,透過朱秀實施的非常規移民政策,涇州的戶籍人口呈現爆炸式增長。
農墾區和水利工程的大力興建,確保一年來涇州全境豐收,儲備糧食完全能夠滿足轄境內軍民所需。
如今涇州的人口增長趨於平緩,也不再刻意從外州引進人口,不過涇州各項利好政策的名聲已經散播開,相鄰的岐州、隴州、慶州、寧州等地,都有流民拖家帶口遷來,希望在涇州找到新的活路。
朱秀已經傳令各縣,就近接收流民,配給田地供其耕種,又或是招募民工,以工代賑。
反正現在涇州全境大興土木,興修水利,充分利用涇河流域優勢,開墾荒地,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等過幾年,遷移戶租種官田期滿,名下田地轉為永業田,新遷百姓徹底紮下根來,人口還能引來新一輪增長。
朱秀已經讓溫仲平等人,著手研究獎勵生育的政策。
等農墾區的圖紙規劃設計完成,朱秀還要親自跑一趟良原和臨涇,帶領當地縣府官員,開展前期施工投入。
算算時間,沒兩三月回不來。
符金盞只在節度府住了三日,就提出要到鹽廠和移民開發區參觀。
正好陶文舉從長武城撤回來,朱秀便讓他陪同符娘子前往,隨行侍奉。
陶文舉是個伶俐人,幹這種事最合適不過。
史靈雁纏了朱秀好幾日,趁符金盞出城的機會,朱秀千方百計哄騙她跟著一塊去,免得她整日無所事事,耽誤自己的正經工作。
李重進最近痴迷象棋,整日泡在縣城幾處棋館裡,吆五喝六的與人從早玩到晚。
棋館是安定縣城近來新起的娛樂場所,與正經的弈館不同,棋館更像一處兼具賭博性質的娛樂場所,講究熱鬧喧譁,紅紅火火。
除了象棋,棋館裡還開設連珠棋、飛行棋、跳棋、行軍棋等新式博戲,極大豐富了縣城百姓的業餘娛樂生活。
還有專營麻將撲克的棋牌室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建當中。
這些生意都是朱秀出的主意,不過他和節度府不參與其中,而是由彰義軍中的官員將領協商投資經營,節度府只管每年照常收稅。
這種娛樂行當沒什麼技術含量,容易遭人模仿,用不了幾年就會傳遍大江南北。
拿出來讓彰義軍大小頭目分一杯羹,籠絡人心最合適不過。
牙軍的幾位指揮使,折墌城鎮將,掌書記溫仲平,判官宋參,節度推官兼任度支官裴縉,鶉觚縣令沈學敏等彰義軍內部官員軍將,都能從中獲益。
如此一來,他們與彰義軍的利益關聯越發緊密,也就越發擁護朱秀和史匡威。
鼓勵參軍、大力獎勵和提拔立功將士,抬高軍士地位,優先為牙軍分配田地,保障軍士利益,這些政策的實施,讓朱秀收攏軍心,在牙軍內聲望大漲。
再透過利益配給,讓彰義軍內部官員將領得到實打實的商業利益,贏得擁護和人望。
少使君之名,如今在涇州無人會質疑,百姓官員都將朱秀看作史節帥的接班人,下一任的節度使人選。
史匡威樂得清閒,每日釣魚遛鳥,城中閒逛,在棋館一坐就是一日,和李重進成了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