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會,趙匡胤才苦笑道:“賢弟如此問,愚兄當真不知該如何答。只能說,當今官家雖無雄才大略,但好歹已經成年,不會任人擺佈。朝堂上有四大顧命重臣,軍中又有郭帥、高帥、符帥這樣的中流砥柱,只要官家勤政愛民,不犯糊塗,不犯大錯,江山日益穩固還是能做到的。”
朱秀咧嘴笑了,輕搖蒲扇悠悠道:“小弟也是同樣的想法。”
趙大作為高階衙內,他的看法和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代表的就是一幫朝堂勳貴功臣的普遍認知。
中原江山已經亂了太久,死的人太多,不光百姓苦,官員貴族們也苦,人人命如草芥。
所有人都渴望治世的來臨。
只可惜當皇帝的人依然是劉承祐,一個骨子裡狠毒瘋狂的傢伙。
朱秀看著趙匡胤,看見他熠熠生輝的雙目裡,充滿對新朝的期望。
對於二十二歲的趙匡胤來說,年輕的劉漢王朝跟他一樣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
他是新朝廷的顯貴功勳之後,軍中後起之秀。
他有一顆從軍報國,馬上取功名富貴的雄心。
眼前的趙匡胤,和諸多有志青年一樣,希望多年以後,可以成為朝堂的柱石之臣,實現上佐天子,下理萬民的人生至高理想。
趙匡胤被朱秀灼灼發亮的目光盯了好一會,抬起手掌在他眼前晃了晃:“賢弟?賢弟?想何事如此出神?”
朱秀回過神,打了個哈哈敷衍過去。
院門狹開一條縫,一個人影閃進,快步走到朱秀跟前,低聲道:“啟稟少郎君,有一支隊伍進入鎮子,二十來人,正在尋找投宿之處。”
“什麼來頭?”
“自稱是一夥布販,原本要從華州到桑泉去販布,渡口封鎖,只能滯留等候。”
朱秀皺眉,想了想道:“可有異樣?”
“這些人俱是高大漢子,目光凌厲,隨身攜帶兵器,行進間頗有章法,不似普通百姓。”
朱秀和趙匡胤相視一驚,馬上起身道:“招呼我們的人提高警惕,暗中策應,聽我號令行事。”
軍士應了聲,匆匆離去。
“我們過去看看。”當即,朱秀叫醒史向文,三人離開土院。
鎮子中心,只有一間酒肆還開門做生意,朱秀三人趕到時,酒肆篷佈下,僅有的四張方桌已經坐滿。
幾輛騾車拴在酒肆外,車上裝載箱子和一捆捆粗布。
酒肆外圍還有幾個挎刀的漢子四處巡邏,看到朱秀等人趕到,明顯變得緊張,暗中提高警惕。
朱秀和趙匡胤交換眼神,這夥人來頭不尋常,根本不是什麼布販子。
其中一張桌子上只坐了兩人,一個是二十多歲的黑臉青年,粗聲如雷,虎背熊腰,容貌粗獷,隔著老遠都能聽見他的粗嗓門。
另一人三十多歲,相貌俊朗,氣度沉穩,雖是一身粗麻布袍,卻難掩貴氣。
朱秀掃過一眼,心中暗笑,這些人演戲的功夫實在太差,也就只能騙騙沒見過世面的鄉民。
“小心!這些人俱是武士,身手不凡!尤其是單獨坐的兩個!”
趙匡胤握緊刀柄,以極低的聲音提醒道。
朱秀見他緊緊盯住那黝黑青年,小聲道:“趙大哥認識此人?”
趙匡胤微微搖頭,低聲道:“有些面熟,卻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酒肆裡的人也看見外邊站著的朱秀三人,俊朗男子皺眉,暗中打手勢,示意手下人戒備。
黑臉青年瞥了眼,不以為意道:“符老大不用緊張,這鳥不拉屎的鬼地方,不會有人認識我們。”
俊朗男子低聲道:“這些人似乎也不是此地百姓,小心些。”
黑臉青年餘光掃了掃史向文,嗤笑道:“好大的塊頭!不過肯定中看不中用,我黑大王三拳兩腳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