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管怎麼看,這份軍報的核心意思只有一點:朱秀獻計破賊,居功至偉,沒有他出謀劃策,王景崇一時半會還剿滅不了。
所有誇讚朱秀的話語,都是站在焦繼勳和趙暉的角度說出。
趙暉捋捋白鬚,笑罵道:“好小子,這分明是借老夫和焦帥之口,向郭樞密邀功呀!”
焦繼勳面無表情地收起帛書,對朱秀的無恥程度又有了新的認識。
“可是老夫不明白,就算你想邀功請賞,也應該是跟官家、朝廷討要,為何要把心思花在郭樞密身上?”趙暉不解問道。
朱秀嘆道:“二位有所不知,當年在滄州,晚輩與官家有些小誤會,又因為鹽廠和定難軍告狀這些事,官家想必對彰義軍不感興趣。這些功勞就算上報到朝廷,想來也得不到什麼封賞。
郭樞密身為平叛主帥,節制諸鎮兵馬,我等也算他的部下,立下功勞,就算朝廷沒有表示,郭樞密想必也不會虧待我們。”
趙暉和焦繼勳相視一眼,老趙搖搖頭嘀咕:“朱小子心眼忒多了!”
焦繼勳沉聲道:“平定王景崇之亂,某定會向朝廷如實稟報,該是你的功勞,某也絕不會少寫半筆!至於官家和朝廷如何封賞,就不是某所能決定的。”
朱秀長揖及地:“焦帥乃坦蕩君子,晚輩深表敬佩!二位長輩留步,晚輩這就走了,他日有緣再見!”
朱秀朝二人行禮後,登上渡船,五艘漕船駛離碼頭,順著渭水河往東而去。
站在船頭,朱秀揮手作別,心中頗為感慨。
對付王景崇的計策,是他入岐州時就謀劃好的,只等一個合適時機丟擲。
這個時機,就是郭威以樞密使之職掛帥出征,正式全權接掌平叛戰事。
此舉一來向郭大爺邀功示好,二來也算是送給郭大爺的見面禮,小驚喜。
另一件禮物,就是龜縮在華州的趙思綰。
剪除這二人後,郭大爺在潼關對付李守貞,想必更能遊刃有餘。
劉承祐和開封朝廷記不記得他和彰義軍的功勞無所謂,只要郭大爺記得就行了。
有這些功勞打底,再加上柴榮的交情,想必能順理成章抱上郭大爺的大腿,未來榮華富貴的幸福美好生活,彷彿已經再向他招手....
半月後,華州鄭縣。
鄭縣的境況與郿縣相似,被王守恩重兵圍困已達兩月之久。
朱秀率軍從渭南下船,走陸路前往鄭縣。
路過長安時,朱秀讓嚴平領五百軍士留下,負責在長安籌建商鋪,採購彰義軍短缺物資。
長安雖然不比往昔,卻依舊是關中的重中之重。
彰義軍今後與洛陽、開封聯絡,長安都是一個重要的中轉地。
朱秀要在這裡建立通商聯絡點和情報傳遞點。
嚴平下船,早已在長安等候的趙匡胤和史向文,率領虓虎營五百人上船,共同趕赴華州。
雖說王守恩一見朱秀就咬牙切齒,但大敵當前,一切以平叛為重。
朱秀打著友軍旗號,以助戰名義大張旗鼓而來,王守恩若是拒之門外,只怕一個破壞平叛大計的罪名告上去,他也吃不了兜著走。
“你彰義軍的營地在西面,與我軍大營毗鄰,軍帳柴火用具已經備好,營寨你們自己動手搭建。”
王守恩派人將朱秀接入大營,指著西面一片空場地,神情冷淡地說道。
朱秀遠眺望去,只見數十頂帳篷已經紮好,拱手笑道:“多謝王使相,營寨就不用建了,若是不出意外,我們住個三五日也就走了。我還趕著去蒲州,就不久留了,等回涇州途徑長安,有機會再親自登門向王使相表達感謝。”
王守恩冷冷地看看朱秀身邊兩員大漢,史向文他是知道的,史匡威那腦子糊塗的傻兒子。
白麵大耳的趙匡胤他是第一次見,蠻獅兜鍪黑鱗甲,腰挎新式雁翎刀,威風凜凜器宇軒昂。
王守恩禁不住在心裡讚歎一聲,不知道朱秀又是從哪裡拐騙來的猛將。
“鄭縣城橫跨渭河,控制漕運,趙思綰據城死守,不打破城池抓住趙賊,你如何去蒲州?”王守恩冷笑。
朱秀搖晃著雞毛扇,笑呵呵地道:“所以在下此行,專為協助王使相破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