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斜眼一瞟,冷哼搖頭。
一群草包盡說廢話,剿滅當然要剿滅,難不成真將偌大個關中拱手送給李守貞?
問題是如何用兵,派誰領兵,又或是如何起草詔書,向天下人澄清李守貞叛亂的實事和真相。
李守貞的祭天告文寫的洋洋灑灑,朝廷不趕緊想辦法應對,只顧在這裡罵娘。
郭威嘴角冷笑,微微闔眼,雙手交疊自然垂下放在身前,好像站著都能睡著。
他早已不是當年堯山縣的熱血青年郭雀兒,站在人臣頂峰,對於朝局,郭威比絕大多數人看得更清楚、更深刻。
蘇逢吉身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官職年紀在四人中最大,乃是首席顧命大臣之尊。
蘇逢吉與郭威不和,餘光瞟見郭威老神在在地閉眼假寐,不發一言,冷哼一聲也有樣學樣。
史弘肇和楊邠夾在兩人中間,相視苦笑。
史弘肇與郭威交好,低聲道:"郭樞密,涉及軍務,為何不發一言?"
郭威低笑道:"不急,先聽聽眾臣之意。"
楊邠也在小聲和蘇逢吉商討。
楊邠在顧命大臣裡保持中立,自成一派。
在劉知遠時代,他專管糧草輜重,乃是劉知遠起家的大管家,堪稱後勤專家,能力出眾,連郭威也很佩服。
只是為官方面略顯專橫,喜歡玩弄權力,人緣較為一般。
馮道和四位顧命大臣不說話,李業發表完慷慨激昂的統戰宣言,輪到**站出來奏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有三:一是儘快起草詔命,向天下百姓宣告李守貞叛亂實情;二是商議出兵平叛的具體方案,由何人掛帥出征,調集多少兵馬;三是肅清李守貞叛黨,搜捕黨羽,防止叛亂事態擴大。"
**說完,劉承祐連連點頭稱好,馮道捋須頷首,蘇逢吉史弘肇幾人也頗為贊同。
郭威忍不住多看他兩眼,**久在長安,與他交往不多,之前知道此人擅長逢迎討好,沒想到在正事上還是有幾分頭腦的。
劉承祐忙問道:"你所說的第三條,肅清李守貞叛黨,可是哪些才是李守貞的黨羽?要如何確認辨別?"
**笑道:"無需官家勞心,李守貞已經在那份大逆不道的祭天告文裡告訴我們了,哪些是逆黨!其中,當以彰義軍史匡威,泰寧軍符彥卿為主!請官家即刻下旨,革除二人一切官職,就近調派人手,將二人緝拿回京受審!
可命靜難軍節度使王守恩節制彰義軍,捉拿史匡威,命奉詔官孟業前往兗州,接掌泰寧軍,並且押回符彥卿。"
**話音剛落,滿殿譁然。
朝臣們面面相覷,閉嘴不言。
彰義軍史匡威無足輕重,朝廷怎麼拿捏都不成問題。
可魏國公、泰寧軍節度使符彥卿,豈是能隨便緝拿問罪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