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七,洛陽留守高行周,急派信使將李守貞自立秦王,割據關中反叛的訊息,連同那封祭天告文一起送入開封。
一石激起千層浪,平靜沒多久的開封城,頓時陷入一片譁然和驚慌當中。
李守貞威名赫赫,河中軍更是關中強藩,帶甲之士將近十萬,他稱王自立,佔據關中,大漢天下立時呈東西撕裂態勢。
立國不久的朝廷和不滿二十歲的年輕皇帝,能否抵抗得了兵強馬壯,老謀深算的李守貞?
宮城文德殿內,朝廷重臣濟濟一堂,吵鬧聲亂作一團,眾人七嘴八舌發表意見。
皇陛玉階之上,一身明黃圓領袍,頭戴硬翅幞頭的劉承祐在龍椅上坐立不安,望著殿中亂哄哄的場面,耳邊嘈雜聲不斷,更是煩躁不堪。
蘇逢吉、史弘肇、楊邠、郭威四大顧命大臣站在三班朝臣最前列,身後臣子們吵作一團,唯獨四人神情沉穩,不發一言。
檢校太師、奉朝請馮道馮公,以六十六歲之高齡,邁著堅實穩健的步伐邁入殿中,朝臣們亂哄哄的吵鬧聲頓時為之一停,紛紛避退兩邊,朝馮道揖禮,敬稱一聲"馮公"。
"老臣馮道,參見陛下!"馮道聲音洪亮,一撂袍服要下拜。
劉承祐急忙制止道:"馮公年事已高,不必行大禮!來人,賜座!"
小太監抱著軟凳跑上前,馮道笑呵呵地道:"老夫多謝官家體諒。"隨即在小太監的伺候下施施然地坐在玉階之下,與四位顧命大臣並齊。
看到鬚髮雪白,清瘦面頰長滿斑紋的馮道,劉承祐和一眾朝臣們都覺得心中莫名地鎮靜下來。
這可是馮公呀,歷史的活化石,有他老人家在,想來就算李守貞打進開封城,大夥也能跟著他保平安。
時人對馮道有近乎於迷信的崇拜,堅信不疑地認為馮公一定有未卜先知、趨吉避凶之術,他能夠從李存勖時代活到現在,不是沒有原因的。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馮公!
還能在宮城大殿之上看見馮公,見到馮公捻鬚含笑,朝臣們激動起來。
這豈不是說明,李守貞之亂根本不足為懼!
更不會威脅到開封,威脅到官家和在場諸位!
否則的話,哪裡還能看得見馮公的身影?
早就神秘地隱匿於人海之間,靜靜**下一個王朝的開啟,新皇的登基。
只要馮公還在,就說明大漢天下穩如磐石!
文德殿內,因為馮道的出現,迅速恢復寧靜肅穆,百官整理衣冠,各歸其位,剛才好像菜市口潑婦罵街一樣的爭吵彷彿不曾出現過。
劉承祐也恢復幾分天子威儀,沉聲道:"眾位卿家,李守貞受先帝恩德,不思報效,竟然稱王自立,還敢妄圖割據關中,與朝廷東西分治,真是豈有此理!該如何平叛,諸位卿家儘快拿出章程來!"
國舅李業當即站出來,憤怒大罵道:"李守貞狂悖逆賊,當株連九族!請官家即刻發兵,剿滅此賊!"
一幫臣子當即附和,將李守貞十八代臭罵個遍。
有識之士對這幫以李業為首的佞臣不屑一顧,不過痛罵李守貞,支援朝廷平叛乃是政治正確,沒有誰會說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