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父親嘴上說說,心裡只怕捨不得。"柴榮揶揄笑道。
父子倆說笑一陣,郭威又道:"有高行周坐鎮洛陽,不管李守貞在關中怎麼鬧騰都翻不起浪花。只是河中軍和關中百姓....唉,希望李守貞腦子清醒一些吧~"
一名黑甲親衛大踏步從廊道走來,單膝跪在官房外:"啟稟帥爺,接到兗州符彥卿急信!"
"哦?"父子倆正準備擺開棋盤廝殺幾局,聽到親衛傳報卻是笑臉一僵。
柴榮忙接過密信,揮手令親衛退下。
仔細檢查過密封火漆,擰開封口,從竹筒裡取出密信交給郭威。
郭威忙展開細細閱覽,柴榮清楚地看見,父親雙瞳猛地一縮,心道不妙,一定是出事了。
"...."郭威臉色古怪地將密信遞給柴榮,摩挲髯須喃喃自語:"還真被老子說中了...."
柴榮卻是越看越心驚。
魏國公、泰寧軍節度使符彥卿傳信說,李守貞寫親筆信給他,邀約一同起事,東西夾擊開封,推翻劉漢朝廷。
李守貞自立秦王,許諾鼎立天下後,封符彥卿為王,與李氏永結姻親之好,共享江山。
另外還有一份據說是符金盞寫給符彥卿的家書,也是勸說符彥卿支援李守貞起事,以國家大義、父女親情進行勸導。
還言之鑿鑿地說符金盞助李守貞在長安徵兵募糧,功不可沒。
符彥卿自知大禍臨頭,請求郭威在朝廷上幫忙解釋,他自己則準備進京負荊請罪,以證自己的忠貞之心。
郭威罵咧道:"李守貞反就反了,怎麼還想拖符氏下水?好在符彥卿腦袋清醒,否則符氏跟著一亂,開封必受震動!李守貞不當人子,壞得很!"
柴榮拿著那封有符金盞署名的家書反覆看看,皺眉道:"此信並非符大娘子所寫!筆跡完全不對!刻意模仿的痕跡太重!"
郭威狐疑地接過信,一臉懷疑地打量他:"你怎連人家筆跡都熟記於心?你倆私底下有書信往來?"
柴榮哭笑不得:"父親說哪裡話!您忘了,去年在滄州,孩兒與符大娘子曾並肩抗擊耶律阮,共事將近半年之久。熟悉她的筆跡,豈不是正常。"
郭威拍拍腦門笑呵呵地道:"對對,你不說我還真忘記了有這事。唉,可惜,那女娃幼時誰都不理,就喜歡跟你玩,後來我去了鄴城,你們兩個也就分開了,要不然,這麼好的兒媳婦,輪得到他李守貞?"
郭威搖頭滿臉唏噓懊悔,柴榮倍感尷尬,急忙岔開話題道:"父親又說遠了,事關重大,還是先想想如何應對!"
郭威站在官房門口,遠眺宮殿頂簷,熠熠生輝的琉璃瓦,沉穩淡笑道:"無需著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把李守貞困死在關中,剿滅他只是時間問題。這場動亂,關鍵還要看官家如何決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