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邠州宜祿縣。
陶文舉、嚴平、畢鎮海、畢紅玉四人在城西一處不起眼的茶肆聚首,同行的還有四名下屬,八個人分坐兩桌,看似互不認識。
畢鎮海沉聲道:"少使君已經同意你們的計劃,說吧,準備怎麼做?"
陶文舉拱拱手低笑道:"畢統領鼎力相助,鄙人先行謝過。"
畢鎮海冷聲道:"用不著攀交情!都是為少使君、為彰義軍效力,需要我們配合的,只管言語,無需客氣!"
陶文舉乾笑著說了幾句客氣話,嚴平接話道:"我們探聽到,王守恩派駐宜祿縣的鎮將名叫斛斯羅,從王守恩潞州起事一直跟隨至今,深得王守恩信任。
此人兇性暴烈,手段殘忍,上任以來兩次出兵搜剿鹽販,但凡抓到與鹽販相關之人,一概就地處死!此人兇名在長武城能止小兒夜啼,附近百姓對他敢怒不敢言。
斛斯羅頗為勇武,作戰勇猛,王守恩很喜歡他,想要行刺成功,還需周密籌劃。"
畢鎮海笑罵道:"你小子少吊胃口,你們肯定想出辦法了,還不快說!"
陶文舉本想插話,可是見畢鎮海臉色冷淡,知道自己不受待見,識趣地閉嘴不言。
嚴平笑道:"斛斯羅為人好色,匪氣極重,來到宜祿縣不過半月,已經發生過五六起當街派兵士強搶民女的惡事,其中兩家還鬧出人命。平日裡,斛斯羅喜歡住在城東玉笙苑,那裡有兩個長安教坊出身的美人,現在已經成了他的禁臠。"
嚴平看了眼默不作聲的畢紅玉,笑道:"引斛斯羅上當,關鍵還在紅玉娘子身上。"
畢紅玉看他一眼,又低頭把玩手腕上的紅玉石手鐲。
畢鎮海皺眉道:"你們的意思是...."
陶文舉咽嚥唾沫,話語到了嘴邊,就差脫口而出了。
嚴平碰了碰他:"主意是你想的,還是你來跟畢大哥說!"
陶文舉拱拱手,臉上笑容難掩奸猾:"紅玉娘子容貌不俗,稍加打扮定是一位美人,我們不妨如此....."
聽完陶文舉的計劃,畢鎮海濃眉更是緊皺,剛想說什麼,畢紅玉淡淡道:"我覺得不錯,可以試試。"
"妹子...."畢鎮海有些猶豫。
畢紅玉平靜地道:"我願意試試。"
畢鎮海苦笑道:"好吧,就這麼辦。"
當即,四人又商量了一番行動細節,這才各自離開。
翌日晚間,城東玉笙苑跨院內搭建戲臺,有自稱梨園弟子的戲班子正在進行舞樂表演。
臺下,一名滿臉酒暈的錦袍大漢左擁右抱,不時縱聲大笑,衝著臺上幾名女伎子評頭論足,言語放蕩粗俗。
大漢面貌粗獷,頜下一圈雜草似的絡腮鬍,正是宜祿鎮將斛斯羅。
忽地,隔壁院落傳來幾聲打罵怒吼,然後一陣叮叮哐哐的打鬥聲,緊接著又是一連串尖叫。
臺上舞樂停下,伎工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斛斯羅被掃了興致,滿臉不悅,對身後一名護衛道:"去問問虔婆,怎麼回事?"
護衛應了聲,剛要告退,隔壁院牆翻過一個人影,手裡還拎著刀,刀上沾染血跡。
再仔細看看,那人竟然是個女子。
女人披頭散髮裙裳破爛,似乎在逃命,往戲臺上跑,嚇得一眾舞樂伎工驚慌尖叫,四散而逃,場面十分混亂。
斛斯羅已有五六分醉意,一邊喝酒一邊哈哈大笑,一隊甲士護衛在他身後。
玉笙苑虔婆帶著幾個惡奴氣急敗壞地趕來,見到鬧事的女子,尖叫道:"還不快把那賤人給老孃抓回來!"
惡奴們畏懼女子手裡的刀,一個個畏縮不前。
虔婆只得覥著臉求助斛斯羅:"哎喲~斛斯將軍救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