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時候,豬肉價格還在5.89元/斤,等到了7月底的時候,就已經衝到了9.43元/斤,漲幅超過六成,達到63.9%!
這種漲幅已經足夠誇張了。
但接下來的漲幅才讓人絕望。
7月底,豬價9.43元/斤,等到了9月,豬價已經來到了13.81元/斤!
這個價格看起來好像不是很高的樣子。
但這是批發價!
豬肉的零售價會更高。
生豬的價格關乎著豬肉的零售價格,按照生豬的屠宰折損率,一般情況下是在1.61.8之間,摺合成1.7計算,當生豬價格處於12塊錢一斤的時候,豬肉的零售價在21塊錢一斤上下。
9月的生豬價格是13.81元/斤,按照1.7的係數比例,豬肉的零售價就要達到23.47元/斤了,如果誇張一點,可能就要達到24.85元/斤,甚至更高。
如果是排骨或者五花肉之類的,豬肉的價格還要高出很多。
這麼高的價格,一般市民真是吃不起了!
豬腳飯都吃不起了。
豬肉價格高漲帶來的影響已經向社會上蔓延了。
要知道豬肉在我國的地位不一般,在居民消費指數,也就是cpi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cpi資料同比上漲了2.9%,這已經是創下了八年來的新高。
cpi被拉高了,民眾幸福感自然就被降低了。
這已經不是一個社會問題了,而是上升到政治的角度。
如何壓制豬肉的價格,成為高層近期的主要工作,圍繞著這件事情開了多個會議。
相關部門更是在在20多天裡14次出手,多舉措穩豬價。
比如說9月19日的時候,商務部連同改發委等部門,向市場投放了中央儲備豬肉1萬噸,同時向市場投放儲備牛肉2400噸,儲備羊肉1900噸。
但這點量對於市場生豬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生豬價格只是略有震盪,便又急轉直上,片刻不停。
相關部門又出臺一系列跟生豬產業有關的優惠政策,涉及到多項支援和補貼。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
關了的養豬場,就算開起來,也不能在短時間內拿出商品豬對外出售。
大自然的規律無法違背。
而選擇加大進口豬肉,對於國內龐大的豬肉缺口來說,就像是個小水花,依舊不夠用。
豬肉還在不斷上漲,高層的相關部門領導已經急得嘴角冒泡了。
就在這時候,一則訊息傳入了某些高層的耳中。
這個訊息就像甘霖一般,潤入了心田。
沒多久,一次規格相當高的高層考察團,從帝都出發,最終來到了【超群集團】在陽城的最大的冷庫。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