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欽被她鎖住衣領,快要喘不過氣了,脖子臉都憋得通紅:“你......你放手.....”
“賠錢!一寸光陰一寸金,你耽誤我這麼久,照價賠償!五百兩銀子,一分都不能少!拿來!”崔明珠又收緊了幾分力道。
劉欽徹底喘不過氣了。
有人偷偷跑出去找夫子。
崔明珠只當沒看見。
劉欽感覺自己的視線都開始模糊了,他不敢賭,趕緊扯下荷包抽出一疊銀票遞給崔明珠。
崔明珠才放開手,接過銀票,從臺子上跳下來。
掃視了一眼全場:“還有誰要比的?”
眾人鴉雀無聲。
他們雖然都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但五百兩也不是個小數目。
他們可不想被這個野丫頭敲竹槓。
“放心,我一向以德服人。只要你們不像這小子一樣耍賴,我不收你們錢。”崔明珠鐵了心要讓這群小朋友體驗一把社會毒打。
不把他們整服,以後在學校還不經常欺負崔書清兄弟倆?
她這話一說,立馬就有人蠢蠢欲動了。
“你說真的?不耍賴真的不要我們錢?”
崔明珠一挑眉,晃了晃手裡的銀票:“不耍賴不僅不要你們的錢,如果你們當中有誰贏了我,這錢就是你們的。”
一聽到不僅不用掏錢,而且還有錢可以拿,原本只是有些蠢蠢欲動的人,立刻就走了出來。
“我來和你比!”一位穿得十分喜慶的少年郎站了出來。
大家都叫他郭公子。
“比什麼?”崔明珠問他。
“策論現在不好比,就比辯題。”郭公子倒也乾脆。
“好,那這個題由誰來出?”崔明珠無所謂比什麼。
憑她數千年的穿越經歷,還能辯不過一個少年?笑話!
“我來出吧,就以科舉改革這件事來辯。”又一個公子站了出來。
這人年紀頗長,穿著打扮言行舉止都有些官派,想來是某個官家子弟。
大家對他也比較信服,紛紛點頭由他出題。
崔明珠自然是無所謂,也同意了這個辯題。
郭公子便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
“科舉改革是必然的,但我認為其中有些條例也很不合理。比如說奴籍亦可參考,奴籍本身就是因為沒有錢讀書,又沒有做生意的路子,所以才轉入奴籍能得溫飽。”
“就算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可以參考又如何?他們根本也沒有多餘的錢來上學。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請姑娘解惑。”
眾人都覺得郭公子佔了先機,先選擇了更有利的一方。
且看這個農女還怎麼辯駁。
崔明珠有些發笑,這些問題,曾經太子也有過一樣的疑惑。
這或許是高高在上的人的慣性思維,因為他們看不到比他們更低層的人民力量有多龐大。
他們生來就在頂樓,所以他們不知萬丈高樓平地起。
他們眼界開闊,看到的都是藍天白雲,所以他們不知果腹之食蔽體之衣從何而來。
“你能闡述這樣的觀點,恰恰證明了你的無知。”
“你言奴籍吃不飽飯,沒有多餘的錢去上學。卻不知他們只要站在書院圍牆下,聽得朗朗讀書聲就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