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這一晚上,可憐的袁熙眼巴巴看著甄姬的倩影,還是什麼都沒做成。
第二天,他繼續奮戰在書案前。他找來袁福,問道:“你說你也認識字?”
袁福點點頭。
“那太好了,替我看看,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袁福苦著臉道:“這……可難為老僕了。老僕認識這個字,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啊。我要是知道什麼意思,不就去做官了麼?”
“你不是說宰相門下無白丁嗎?真是吹牛。去,給我把府裡面認字的下人都給找來,找一找還有哪本書也出現過這些字?抄下來。論語,尚書,春秋,詩經,都找一遍,以作印證。”
過了一會兒,袁福拉來了七個年輕人,都是寒門士子,讀過幾年書,因為沒有晉身的前途,便賣身到了袁府裡面來打雜。這年頭,朝廷任命官員用的還是推舉制,沒有什麼科舉考試,要當官,要麼是舉孝廉,要麼是養名望,不管哪種,都需要地方上有人舉薦。一開始鄉紳宿老父母官還會舉薦一些寒門中守正孝悌計程車子,但後來這條路便慢慢窄了,基本上得花大價錢通人情才能當上孝廉公。一些讀書人沒法子,要麼去當雜吏,要麼去給世家土豪當僕役,總之是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袁熙一邊看書,一邊將不確定的字給摘出來,讓他們慢慢去找。幾個年輕人都骨瘦如柴,哆哆嗦嗦地翻著名貴的竹簡。
袁熙看他們抓起一卷書看,又放下,互相還看重複了,不一會兒時間,兩個人找了同樣的資料出來,他略一思量,便道:“你們得分工,這樣速度更快。這樣,拿一張紙在這裡鋪上……”他指著其中年紀較大的一個年輕人,道:“你來負責標記他們找到的資料,找到一個就記一筆,然後將內容摘錄在紙上。”他看著其他六個人道:“你們每人負責一本書,你負責論語,你負責詩經,你負責尚書,就這樣各自負責一塊。最後……”他又看向那個年紀最大的說道:“你來負責篩選過濾,將他們的摘錄匯總起來,呈上來給我看。”
幾個年輕人愣了一下,慢吞吞便開始讀起書來。但半天沒有什麼產出。
袁熙有點不滿意,叫來袁福道:“你再拿張紙來,將他們找到的線索數量都記錄下來,找到一個,在其名下記錄一個。晚上按照各人的成績分配肉食,誰找得多,誰就吃得多。”
這個時代,吃肉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因此拿這個來做獎勵,最是直接。
這麼一來,果然搜尋速度更快了。不一會兒,已經有了不少線索被摘錄出來。袁熙對比分析其中的意思,一邊做著筆記,漸漸便能將莊子第一卷逍遙遊的脈絡分析出來了。
別人都在忙碌,只有一個年輕人,盤腿坐著正仔細看著竹簡,卻半天沒有找到什麼線索。
袁熙注意到了他,便將他叫來道:“你什麼都沒找到?”
那年輕人抬起頭道:“我看到這論語中的作注,不由便陷進去了,比起找生字出處來,這論語的注更值得一讀。”
袁熙皺眉道:“你是沒聽清楚我的任務嗎?我交代的事情是讓你們找這些字的線索,不是讓你們讀書。”
那年輕人抬頭挺胸,一字一字道:“二公子恕我直言,讀書千遍,方能明白聖賢之意。你如此一個個去摳字眼,妄圖從字面上解釋聖人的意思,恐怕是與大道南轅北撤了。”
“我請你來工作,你還教育起我來了?”袁熙氣不打一處來,叫來袁福道:“請他出去吧,我不需要這樣的人。”
那年輕人一呆,顯然沒想到他這麼說,連忙叫道:“二公子,唐某精研論語詩經,曾師從大儒馬翁叔,為生計所迫才淪落至此。二公子若問天下大勢,唐某必答對如流,但這種事情,實在是大材小用了。二公子若有志於天下,唐某當為智囊,願一效犬馬之力。”
袁熙道:“有勞了,我需要的是能貫徹我的想法,並完美執行的人。你這樣的大才,我可使喚不起。拖出去!”
“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