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操作和靈活操作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
最明顯的體現在義肢裝置依然不夠靈活,反應也還是不夠快,根本無法達到完美同步的程度。
而梁星設計的仿生義肢,基本是以取代原有肢體為標準。
他一邊吃飯,一邊隨意的寫寫畫畫。
這還是樑子謙第一次見梁星工作。
而表哥這種隨時隨地打草稿記錄想法的態度,或許才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隨著助手們時不時湊過來滿足好奇心,樑子謙提著皮丘實驗體籠子離開了這片區域。
其實這幾天他也認識了不少助手,但性格使然,僅僅也只是認識。
他們習慣性的打招呼,對於樑子謙而言卻如坐針氈。
梁星也看到了他落荒而逃的窘境,但沒有多說什麼。
這種事情不能強求,等他真正投入研究,就根本不可能分心關注這種問題。
只要他是真正對機械專業感興趣,那就絕對不可能有分心的時間!
“不是按照我們現在的研究規劃學習內容嗎?”
但梁星話音剛落,剛隨口解釋了一下圖紙的內容,姜正立馬發現情況似乎有點不對勁。
如果這是準備教樑子謙的學習資料,那他們技術部門負責的機械專業,大機率也是同樣的內容。
“你們那些自己都一知半解,只能算是選修。”
相比市面上已經有參考目標的外骨骼裝甲與仿生義肢,姜正他們正在進行的專案才是真正從零開始。
不是每個工具人都可以幫忙推進這種專案,難度過高只會勸退,而不會培養他們的興趣。
但作為選修就不一樣了。
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難度可以成為努力的方向。
目前技術部門正在進行兩個專案。
文靜他們負責的潛入式頭盔最近已經進入測試階段,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小白鼠不夠聰明,意識每次都沒辦法正常回歸。
這種情況肯定不能進行人體實驗,他們也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梁星——總不能說自己抄作業都能抄錯吧?
先自己摸索解決辦法,實在不行再找老師,但那就顯得他們有點無能了。
正好新生9月份才報到,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讓他們摸索。
到時候為了騰出時間指導新生,同時也是避免誤導新生,那詢問老師也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另一個專案是姜正和張龍正在研究的空間膠囊,勉強算是剛剛才調整好新的方向。
他們才是梁星所說的對技術一知半解,當然不能作為主修的內容。
“這幾天學習資料應該就會發下來, 你們也提前瞭解一下。”
相比技術部門,其他幾個部門負責的專業可以按照他們目前研究的技術規劃學習。
樹果與寶可夢培育,以及全息投影與人工智慧等都有從易到難的流程,指導學習相對而言較為容易。
這讓姜正體會到了時間的緊迫感,匆匆趕去實驗室。
至少在新生報到之前,最好能夠有一定拿得出手的理論知識。
否則不能作為選修課,那耽誤的時間就更多了!
話分兩頭,梁星拿著圖紙找到樑子謙,他這才知道表哥原來不是在打草稿。
更重要的是,什麼腦電波和皮下神經控制之類的靈敏性最佳化,確定這是機械專業應該學習的內容嗎?
但一些細節看不懂,整體效果他可以理解。
機械專業的入門課,將為意外傷殘人士解決最基本的行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