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進來稟告道:「允熥殿下求見。」
朱英點頭。
隨後看到朱允熥進來,笑著問道:「怎麼今日到為兄這裡來了。」
「是不是又碰到什麼事情了。」
朱允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不是想大兄了嗎。」
朱英道:「得了,你那點心思為兄還能不知道嗎,說吧,什麼事。」
朱允熥有些尷尬的說道:「是姐姐慫恿我來的,她想請大兄令旨,也想去看看正陽大道。」
朱允熥目前是可以隨意出宮,但是朱明月作為女子,卻沒有這個權力。
朱英一笑,道:「哪裡是見什麼正陽大道,便是想著去幽會情郎吧。」
說到這裡,面色故作嚴肅,道:「耿璿那小子,倒是給咱妹子灌了什麼迷魂湯,我若是沒記錯,上月元宵燈會的
時候,就已經見過吧。」
「這才過了多久,又惦記了?」
「莫不是有了情郎,把為兄都給忘記了吧。」
「還有你,當時早知曉此事,這般幫著她,還來欺瞞為兄。」
朱允熥連忙叫冤:「大兄,是姐姐逼著我來的。」
朱英見此,笑道:「行了,我這裡還有些事情要處理,晚點你來讓她親自來一趟。」
聽到這話,朱允熥只能是垂頭喪氣的離開。
待朱允熥走了後,朱英笑笑,繼續開看起邸報來。
邸報想要得到通傳全國,目前主要就是關乎到驛站。
大明如今的驛站制度是朱元璋一手製定的,並基本沿用明清兩朝五百年。
貧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是生活在蒙元,而蒙元恰又是驛站發展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元朝的驛站較之於金、宋,大不一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範圍急劇擴大,機構和執行流程完善。
朱元璋在建國即位的當月便下令重建元朝時期遍佈全國的驛站,而這個時候,明朝連元大都還沒拿下。
朱元璋在即位之後,認為轎子是「以人為畜」,所以明朝有個坐轎子的規定是「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轎,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
轎乘在明朝並不屬於驛站體系的一部分,文官只有京官三品以上可以乘轎,三品以下文官以及所有的武官,出門一概騎馬。
所以後世影視中,知縣這種七品官,應該是翻身上馬前往案發現場,而非坐轎。
驛站大致分為三類、四種。三類,也就是水馬驛、急遞鋪、遞運所。
四種,則是因為水馬驛又可細分為水驛和馬驛。
目前朱英的準備下手的地方,就是在急遞鋪這一塊。
南北官道的建立,同時也要對驛站的體系進行一個擴充,最好是這個階段,對於大明十三省,同時修建一條快速的直道。
這個工程,完全可以作為南北官道的一個延續。
而在這個其中,朱英下一步的準備便是,驛站民用。
大明的驛站很多,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全都是處於一個閒置的狀態。
像是用得最多的,便就是急遞鋪了,這裡主要通行的,便就是地方官員的奏章,還有往來的軍事情報。
而驛站本身所需要的花費,全是由朝廷在負擔開支。
若是放到後世去,很難想象這麼一個龐大的體系,沒有一點自給自足的能力,徹底的負擔在大明戶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