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戰爭明軍雖然也很強,但並沒有這麼厲害。
要知道數萬大軍在那樣被偷襲,還產生了混亂的情況下,且已經失去了主將的指揮下,所有的軍隊都是會徹底崩潰,他們只需要追殺即可。
但是剛才的那場襲擊,足利義滿覺得已經是非常完美了,理應要對明軍造成巨大損失。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完全沒有達到足利義滿哪怕是一半的預期。
甚至在沒過多久之後,如果不是主將率先逃跑,足利義滿覺得這支明軍甚至能形成有效的反擊。
這已經不是戰鬥力的問題了,說明這些軍隊的中層軍官非常強大,不是某一人的強大,而是幾乎大部分的中層軍官都有獨立作戰的本事。
在如今這個年代,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哪怕是說這些軍隊為藩王親衛,也讓足利義滿覺得太不可能,但偏偏就是出現了。
與此同時,這種區域化作戰的特點,也是讓足利義滿眼前一亮。
然而這樣的作戰方式,需求大量高素質的中層軍官,又讓足利義滿眼中光芒熄滅。
他這才明白,為什麼大明可以跟幾乎所有周邊國家同時展開戰爭。
要知道對於將領來說,能夠有效指揮一萬人軍隊作戰都已經是非常之難的事情了,很多時候在兩軍人數達到數萬的情況,真正讓所有士兵將戰鬥力發揮出來達到三成已經算是優良統帥。
為什麼韓信被稱呼為兵仙。
所謂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便就是因為他不管是一萬人還是十萬人,甚至數十萬人,都能有效展現大多數士兵的戰鬥力。
足利義滿從小就喜歡閱讀中原的兵書,所以深知大明現在的情況多麼誇張。
是以當即決定要以更快的速度搶回九州島。
只有搶回了九州島,他才有跟大明談條件的可能。
很無奈的是,哪怕是收復了九州島,現在的倭國也絕對不可能是大明對手。
足利義滿的希望就是即便是賠償再多的錢財,也要保障九州島回到自己的手裡。
這些年他並非只有單純的練兵,早在兩年前,足利義滿就已經跟李成桂聯絡上了。
當足利義滿聽說當年帶領高麗軍的統領國師是大明人時,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而後不斷派遣人員去探查高麗的情況。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足利義滿知曉了李成桂的情況後,就開始迅速與其交流。
希望得到一個政治上軍事上的盟友。
在高麗被壓制得很慘的李成桂,一下子就跟足利義滿狼狽為奸。
即便是曾經倭寇不斷侵犯高麗,但這跟自己的利益又有什麼衝突呢。
上位者有幾個會去理解民間疾苦,自己的利益才是一切。
正是跟李成桂透過訊息後,足利義滿才敢發動這次的戰爭。
沒多久,就有武士來彙報關於剛才埋伏的情況。
因為是埋伏的關係,這次倭兵的損失堪堪破了一千,而大明的損失達到了四千之多。
這對於倭國來說無疑是士氣大漲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