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沒想到大孫的突然出現,讓現在大明的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
朱濟熺之前一直跟在自家老爹身邊,在倭國這邊也算是參與了不少作戰,這次父王不在倭國偷家,朱濟熺就想展現自己的能力。
朱尚炳對比朱濟熺來說地位就差了很多,因為他的生母是被朱元璋賜死的次妃鄧氏,連帶著他的地位也被削弱,能夠成為世子,那還是因為他外公寧河王鄧愈的關係。
他的弟弟朱尚烈雖然名義上是嫡子,但實際上因為秦王妃是元齊王王保保之妹,也就只剩下個名頭。
朱濟熺感覺自己能贏,這是因為曾經跟著父親戰無不勝的錯覺。
幾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怎麼能跟打了一輩子仗,還是本土作戰佔據主場優勢足利義滿的對手。
這已經不是輕敵不輕敵的問題了,雙方本身就不在一個級別。
朱濟熺親自領兵作戰,然而半路上就遭到了倭兵的埋伏。
倭國自從丟失九州島後,就一直耗費大量錢財用來研究火器,不管是火炮還是火繩槍都有大規模的裝備。
當然,在質量上跟大明是沒法比的,而且倭兵也缺少甲冑。
不過在筑前豐後兩地時,倭兵得到了不少明軍的裝備。
朱濟熺這邊兵分兩路,想要短時間內大敗倭兵。
但足利義滿暗中跟四國島的兵力匯合,並且把明軍的裝備都集中起來,作用於足利義滿親衛軍中。
足利義滿的親衛軍並不多,只有不到三萬人。
而這三萬人,是足利義滿這麼多年戰爭下來,幾乎於養蠱一樣,留下的最能戰的倭國武士。
他們比普通的倭兵要更加高大和強壯,也更加的訓練有素。
哪怕是當年明軍聯合高麗大舉進攻倭國的時候,足利義滿都沒有把這一支軍隊派出來,而是留守本州島。
但是這次,他把親衛軍全部帶來了。
足利義滿透過細作的情報,知曉了明軍兵分兩路的情況,他沒有去管南邊的明軍,而是集中力量對付北邊也就是以朱濟熺為首的明軍隊伍。
並且還是以埋伏的方式主動進攻。
當遭受到埋伏的那一刻,朱濟熺整個人都懵了,炮火的轟鳴讓他幾乎失聰,得不到上峰命令計程車兵猶如是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是該進攻還是防守。
還好明軍的中層軍官反應迅速,立即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撤離,及時止住了損失。
朱濟熺在親衛的保護下也迅速撤走。
原本制定的突襲也完全以失敗告終。
遠方。
足利義滿放下一直拿著的千里鏡。
千里鏡是大明的產物,早前被列為軍用,不過因為工藝簡單所以產出很高,倭國花費點錢財想要搞到還是不難。
“明軍真的非常厲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迅速組織反抗,那乳臭未乾的小子都已經被嚇懵了,但是這些明軍只是混亂了沒多久,就能自發的組織起來。”
“難怪大明的軍隊向來都是戰無不勝,征伐蒙古,真臘,占城,暹羅多方開戰絲毫不懼。”
“如果我們不能趁著明軍反應過來迅速收復九州島,等到大明那邊反應過來,便是我們倭國的末日了。”
足利義滿感嘆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