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英東浪公不算在內,他是進增追封,兒子濮璵是西涼候,不在國公之內,當然,濮璵今日也來了。
東宮大殿寬廣,千餘人在裡面也不覺得擁擠。
六大國公在最前排跟已經受封的皇子們一起,這樣的場面也是罕見。
後邊的官員議論紛紛。
“穎國公不是一直喊著年邁體衰,要告老還鄉的嗎,怎的今日精神滿面的來了。”
“這又如何,你且看開國公都來了,這等事關家族傳承之大事,誰能免得了俗。”
“宋國公自從討伐倭國後,基本都不露面了,也就是去年跟著陛下北伐,今日也來了。”
“莫說幾位國公,伱且看後幾排,哪怕是沒官職在身的世家子,那也是趕來了。”
六大國公里,唯一比較拘謹的就是開國公常升了。
他的情況不同,原本是他哥哥受封鄭國公,但爵除使他上位。
即便他的母親是開平王夫人,小舅子是涼國公藍玉,但實際上本身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勳,因此自然差了許多。
加上五軍都督府目前的狀況,平日裡常升基本上是閒著。
原本他是不想過來的,但是老母親那邊訓斥了一番,這才過來。
常升之所以不願意過來,原因也簡單。
他雖有過練兵的記錄,但實際上軍事能力顯然是沒繼承到父親常遇春。
況且常遇春曾經的部將都歸於了藍玉,他在軍中也沒有多大的話語權,跟同為繼承爵位的徐輝祖完全不能比。
所謂將門,最大人脈還是在軍隊裡,或許先前兄長常茂有,但他顯然沒得。
這外封諸侯國是個好事,可常升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因此就沒打這個主意。
況且現在母親開平王夫人,也就是常遇春的妻子,藍玉的姐姐,朱英的外婆還活著。
哪怕是朱元璋那裡都要給幾分面子。
野史裡有個悍婦之肉的故事,說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妻子殺了煮肉,這就是純粹扯淡了。
女兒太子妃,女婿太子朱標,夫君鄂國公,這樣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哪裡可能會動。
且其與馬皇后關係極好。
《龍興慈記》記載常遇春一大把年紀,卻無任何子嗣,常常引以為憾。
然而實際上常遇春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歸附朱元璋,第二年長子常茂就出生了。
長子常茂出生的這一年,常遇春才二十六歲。
常升有老母親罩著,還真就安安穩穩享受富貴,完全沒必要去海外征戰個諸侯國回來。
不過這次是老母親要求他來,也沒有辦法。
沒多久,就有宦官進來,偌大的東宮大殿頓時寂靜無聲,所有人都恭敬的站著,然後是御史監察儀態。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確定沒問題後,這才上報,也就輪到了朱元璋出場。
這是章程,也是規矩,亦是為了維護皇家威嚴。
哪怕是皇子皇孫,亦或是六大國公,也不能有絲毫僭越。
曾經有過,比如胡惟庸,又如李善長,他們仗著自己的功勳哪怕是在朝堂上也沒有忌憚。
現在呢,墳頭草已經三尺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