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之所以能有這麼多糧食,那也是因為許多大明商人去做了莊園主,從西洋買了大量奴隸去進行屯田,才使得安南良田比之先前翻了數倍。”
藍玉聞言點點頭。
只不過心中有些焦急。
他此番來是為了淮西勳貴集團參與北伐之事,原本只是準備簡單聊兩句,然後把話題轉到北伐上來,可現在卻不知如何開口了。
遲疑了一番,藍玉也只能有些僵硬的轉換話題:“有這麼多的糧食,北伐想來完全不用擔心後勤之事了。”
朱英哪裡不知道藍玉的想法。
昨日在涼國公府的聚集,他們的談話都已經擺在朱英案臺上了。
這次可是去了二十多府衛軍統領,相當於牽扯到了京師大半個的駐紮兵力,錦衣衛當然要全程跟蹤記錄。
但凡議論到有可能涉及造反之事,昨日那些吃了酒的府衛軍統領們,就不可能回家去。
怕是出了涼國公府,轉身就被押入天牢了。
為此錦衣衛出動了一千餘人準備著。
朱英的面色變得平靜,端著茶杯卻未喝,說道:“我聽說,昨日在涼國公府,可是聚集著二十一位府衛軍統領,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差不多都到齊了,還有我大明數位侯爺,也不知在商量什事呀。”
藍玉冷汗一下子就冒出來了。
這麼聽來,好像都有著造反的嫌疑,這可是大忌諱。
面對朱英的先發制人,藍玉完全不能招架,當即道:“回稟太孫,昨日聚集,乃是各都督,府衛軍統領為北伐之事。”
“大家都是曾經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現在北伐草原此等大事,都想著為陛下,為朝廷出力,只是奈何還未有任何風聲,所以才急著找到我,想讓我來請求太孫,應下他們為國出征。”
到了這個時候,藍玉哪裡還敢轉圜,直接就和盤托出。
朱英把手中的茶杯放下,平靜的臉龐多了幾分笑意,說道:“都是想為國分憂,這是好事,說明他們忠心朝廷,可是如此聚集,太容易被誤會了,下次可莫要如此了。”
“只是這次問我就是問錯人了,此番北伐,爺爺已經準備御駕親征,這總兵事宜,都在爺爺那邊,我可插不上話。”
“且去跟他們說清楚,誰心有不服,可直接向爺爺上奏,請求出戰即可。”
藍玉一下子懵了。
陛下今年七十有三了,還要御駕親征?
當即道:“臣前些日子聽說陛下感染風寒,龍體不適,這御駕親征之事,怕是不太妥當吧。”
朱英回道:“爺爺居中軍統帥,有火車之便利,來去不過十來日的功夫,輕鬆愜意,問題不大,且北伐草原乃爺爺之心願,此番可親手完成,當是好事。”
藍玉也是坐過火車的,當然知曉火車效用,這般聽來,也說不出什麼毛病。
先前都以為北伐肯定是太孫主導,沒想到是陛下,那麼淮西勳貴參與北伐,這事情可就麻煩了。
陛下的脾性誰不知道,那是殺起人來半點都不帶含糊的。
要是讓陛下覺得他們有逼宮的嫌疑,怕是整個五軍都督府都要被拿下。
朱英此刻說道:“其實吧,年紀大了,就應該多安分一些,前些日子穎國公都傳來了書信,說力不從心想要請辭。”
“都是開國的功臣,為大明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朝廷也沒有虧待他們,也應該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了不是。”
“涼國公深諳軍事,也應當清楚,當今是軍隊改革之際,大家也應該享享清福了。”
朱英這話,基本上是給了淮西勳貴一個基調。
那就是對他們的兵權朝廷要進行回收。
你要是懂事理,那就乖乖的配合,至少還能得一份榮華富貴。
要是不明事理,怕就是覺得好日子過到頭了。
藍玉聽著這話,也是徹底的明白了朱英的想法。
在這事上,已經沒有了商量的餘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