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779章: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第779章:把機會留給年輕人 (第3/4頁)

推薦閱讀:

“太孫的意思是”

朱英笑了笑道:“南洋肯定是要歸於大明的,那裡的糧食比之湖廣都要更多。”

“這些年隨著對江南的高額賦稅,以至於蘇湖一帶多是改田為桑,以至於來逃避朝廷的徵收,多地轉向以絲綢,棉紡為主的產業。”

“我那五皇叔,到今日都還沒回來,人現在還在湖廣呢,最近據說關於水稻又有了重大的發現,我只是讓人給他傳了話,都沒敢去催促。”

“現有言,湖廣熟,天下足,這跟我五皇叔的努力是分不開干係的,可即便是湖廣,也沒南洋那等得天獨厚的優勢。”

“你可知道,去年安南一共運送了多少糧食到我們大明來嗎。”

藍玉只是武將,哪裡會去關心這些事情,便搖搖頭。

朱英笑著伸出三個手指。

藍玉遲疑了下,猜測道:“三百萬石?”

朱英笑著說道:“是三千萬石。”

藍玉當即倒吸一口涼氣。

三千萬石是什麼概念。

一石約一百五十斤,三千萬石則相當於四十五萬萬斤糧食。

現在大明一石糧食價格,約在一貫鈔左右浮動,換個說法,等於是安南去年向大明進貢了三千萬兩白銀的等價大米。

而在此前,大明一年的歲入,也不到五千萬兩白銀。

然而今日,不過小小安南,竟然可以供給大明如此之多的糧食。

要不是這話從太孫的口中說出來,藍玉絕對會認為是滿口胡話。

要知道哪怕是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現在湖廣的糧食產量也就在七千萬石左右。

之所以這麼少,是因為現在的湖廣還沒有徹底的開發出來,一直到滿清雍正之後,湖廣的糧食年產量才達到三億石左右。

然而雖然湖廣產糧這麼多,但不可能全部都給朝廷賦稅,百姓還要吃飯呢,況且南糧北運,西北地區都需要靠著湖廣的糧食來過活。

安南這邊,也是先保障本地區的糧食儲備後,多餘的才會進行上貢大明。

這麼對比起來,具體安南產量多少暫且不知,可定然要比湖廣更多。

自然,這跟安南水稻一年三造有很大關係。

在前幾年,其實湖廣的糧食產量還要更低一些,這些年因為朱橚去了湖廣,把農學堂也搬遷了過去,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成熟,才使得湖廣的糧食產量每年都在提升。

朱英雖還未設立農業部,但實際上有關於農業這方面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全部交給朱橚在打理了。

朱橚也算是才以致用了。

前幾年朱橚決定去湖廣發展農學堂,是因為朱英跟他講述了關於雜交水稻的想法。

雜交水稻,就是尋找更加優良的種子,更好的種子,從而改善水稻的產量。

朱英只能給個方向,他也不是農業專家,而朱橚便是為了這個方向,才毅然決定去往湖廣,醉心雜交水稻的研究。

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出現成效的事情,後世都花了幾十年,窮其朱橚一生能不能出現優良的雜交水稻品種,朱英都不得而知。

但這必然是為後世造福之事。

說不準能成呢,畢竟在實驗這塊,其實很多時候,運氣也是非常之大的因素。

相比朱橚對雜交水稻的研究,朱英當然是更傾向於佔領南洋。

現在,僅僅是安南一地,就能給大明上貢如此之多的糧食。

如果把整個南洋打下來,那大明的百姓,還怕吃不上一口飽飯嗎。

這是目前看得見,摸得著的路子。

“那暹羅如此有糧,早知道我就應該多要一些糧食了。”震驚過後,藍玉有些後悔的說道。

朱英卻笑道:“他也不見得有那麼多,畢竟現在阿瑜陀耶王朝連年征戰,農業上的提升不大。”

最新小說: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